诗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则西蹉;申时晡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譬于大数,若到戌会之终,则天地昏缯而万物否矣。

再去五千四百岁,交亥会之初,则当黑暗,而两间人物俱无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岁,亥会将终,贞下起元,近子之会,而复逐渐开明。邵康节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到此天始有根。

《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诗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则西蹉;申时晡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譬于大数,若到戌会之终,则天地昏缯而万物否矣。再去五千四百岁,交亥会之初,则当黑暗,而两间人物俱无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岁,亥会将终,贞下起元,近子之会,而复逐渐开明。邵康节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到此天始有根。

赏析:此诗是《西游记》第一回开篇的一首诗,描绘了宇宙的形成和演化过程。诗中提到了“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这是对古代宇宙观的一种描述,即以天地为单位进行计量的时间概念。在古代中国,天文学的发展非常成熟,天文观测和数学计算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历法系统。《西游记》作者吴承恩通过这段描写,展现了中国古代对于宇宙的认知和理解。诗中的“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形象地表达了宇宙诞生的过程,以及天地形成之后所呈现的世界格局。

诗中提到了“覆载群生仰至仁”,意味着天地之间的万物都在天地的庇护之下生活,体现了自然界中生物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诗中的“发明万物皆成善”,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世界的美好愿景,认为一切生物都能遵循道德规范,和谐共存。最后一句“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则是提醒读者要深入了解这部作品的真谛,才能领悟到宇宙间真正的道理和法则。

这首诗通过对宇宙起源和发展的描述,展现了古代中国人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同时也反映了《西游记》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