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太子,双手轮着铁棍,束一束绣衣,跳出辕门,高叫:“那个是齐天大圣?”大圣挺如意棒,应声道:“老孙便是。你是甚人,辄敢问我?”木叉道:“吾乃李天王第二太子木叉,今在观音菩萨宝座前为徒弟护教,法名惠岸是也。”大圣道:“你不在南海修行,却来此见我做甚?”木叉道:“我蒙师父差来打探军情,见你这般猖獗,特来擒你!”大圣道:“你敢说那等大话!且休走!吃老孙这一棒!”木叉全然不惧,使铁棒劈手相迎。他两个立那半山中,辕门外,这场好斗——

棍虽对棍铁各异,兵纵交兵人不同。一个是太乙散仙呼大圣,一个是观音徒弟正元龙。浑铁棍乃千锤打,六丁六甲运神功。如意棒是天河定,镇海神珍法力洪。两个相逢真对手,往来解数实无穷。这个的阴手棍,万千凶,绕腰贯索疾如风;那个的夹枪棒,不放空,左遮右挡怎相容?那阵上旌旗闪闪,这阵上鼍鼓冬冬。万员天将团团绕,一洞妖猴簇簇丛。怪雾愁云漫地府,狼烟煞气射天宫。昨朝混战还犹可,今日争持更又凶。堪羡猴王真本事,木叉复败又逃生。

这首诗是《西游记》第六回的开头部分,描绘了观音菩萨派遣李天王的二太子木叉前来捉拿孙悟空的情景。下面是逐句解释:

第一句:“好太子,双手轮着铁棍,束一束绣衣,跳出辕门,高叫:‘那个是齐天大圣?’”

  • 关键词: 好太子, 铁棍, 绣衣, 辕门
  • 注释: 描述了木叉(即李天王的二太子)的形象和动作,他手持铁棍,身披绣衣,从营帐中冲出。

第二句:“大圣挺如意棒,应声道:‘老孙便是。你是甚人,辄敢问我?’”

  • 关键词: 大圣, 如意棒, 问
  • 注释: 孙悟空听到有人挑战,便挺起手中的如意金箍棒,回答对方。

第三句:“木叉道:‘吾乃李天王第二太子木叉,今在观音菩萨宝座前为徒弟护教,法名惠岸是也。’”

  • 关键词: 木叉, 李天王, 法名, 护教, 观音
  • 注释: 木叉自我介绍并说明自己的身份和任务,他是李天王的二太子,现在在观音菩萨那里当弟子,学习保护佛法。

第四句:“大圣道:‘你不在南海修行,却来此见我做甚?’”

  • 关键词: 大圣, 南海, 修行, 见我, 何为
  • 注释: 孙悟空质疑木叉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似乎对木叉的突然出现感到困惑。

第五句:“木叉道:‘我蒙师父差来打探军情,见你这般猖獗,特来擒你!’”

  • 关键词: 木叉, 师父, 打探军情, 猖獗, 擒你
  • 注释: 木叉解释说他是为了执行师傅的命令来侦察情况,并表示因为孙悟空的行径太过嚣张,所以特地来捉拿他。

第六句:“大圣道:‘你敢说那等大话!且休走!吃老孙这一棒!’”

  • 关键词: 大圣, 大话, 休走, 吃你这一棒
  • 注释: 孙悟空反驳木叉,认为他的话太夸张了,要求木叉不要逃跑,并准备用他的如意金箍棒反击。

第七至第十句:“木叉全然不惧,使铁棒劈手相迎。他们两个立在那半山中,辕门外,这场好斗。”

  • 关键词: 木叉, 全然不惧, 铁棒, 劈手相迎, 半山中, 辕门外, 这场好斗
  • 注释: 木叉勇敢地与孙悟空对峙,双方在半山腰的战场中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第十一至第十四句:“棍虽对棍铁各异,兵纵交兵人不同。一个是太乙散仙呼大圣,一个是观音徒弟正元龙。”

  • 关键词: 棍, 铁, 异, 兵, 同
  • 注释: 描述了两位主角使用的兵器不同,孙悟空用的是金箍棒,而木叉使用的是铁铸的兵器。两人都是神仙身份,一个是太乙散仙,另一个是观音菩萨的徒弟。

第十五至第十八句:“浑铁棍乃千锤打,六丁六甲运神功。如意棒是天河定,镇海神珍法力洪。”

  • 关键词: 浑铁棍, 千锤打, 六丁六甲, 神功, 如意棒, 天河定, 法力洪
  • 注释: 描述了孙悟空和木叉的武器特点,以及背后强大的力量来源。

第十九至第二十一句:“两个相逢真对手,往来解数实无穷。这个的阴手棍,万千凶,绕腰贯索疾如风;那个的夹枪棒,不放空,左遮右挡怎相容?”

  • 关键词: 两个, 相逢, 真对手, 无穷解数, 阴手棍, 万千凶, 绕腰贯索疾如风;夹枪棒, 不放空, 左遮右挡怎相容?
  • 注释: 描述两位高手之间的激烈对决,孙悟空和木叉都展示了自己的绝技。

最后两句:“那阵上旌旗闪闪,这阵上鼍鼓冬冬。万员天将团团绕,一洞妖猴簇簇丛。怪雾愁云漫地府,狼烟煞气射天宫。昨朝混战还犹可,今日争持更又凶。”

  • 关键词: 旌旗, 鼍鼓, 万员天将, 妖猴, 地府, 煞气, 今朝混战
  • 注释: 描述了战场上的景象,旗帜飘扬,天将环绕,同时有浓厚的烟雾和杀气弥漫在地府和天空之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