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圣与惠岸战经五六十合,惠岸臂膊酸麻,不能迎敌,虚幌一幌,败阵而走。大圣也收了猴兵,安扎在洞门之外。只见天王营门外,大小天兵,接住了太子,让开大路,径入辕门,对四天王、李托塔、哪吒,气哈哈的喘息未定:“好大圣,好大圣!着实神通广大!孩儿战不过,又败阵而来也!“李天王见了心惊,即命写表求助,便差大力鬼王与木叉太子上天启奏。
二人当时不敢停留,闯出天罗地网,驾起瑞霭祥云。须臾,径至通明殿下,见了四大天师,引至灵霄宝殿,呈上表章。惠岸又见菩萨施礼。菩萨道:“你打探的如何?”惠岸道:“始领命到花果山,叫开天罗地网门,见了父亲,道师父差命之意。父王道:‘昨日与那猴王战了一场,止捉得他虎豹狼虫之类,更未捉他一个猴精。’正讲间。他又索战,是弟子使铁棍与他战经五六十合,不能取胜,败走回营。父亲因此差大力鬼王同弟子上界求助。”菩萨低头思忖。
诗句翻译
- 观音赴会问原因: 观音菩萨前往天界参加会议,询问原因。
- 小圣施威降大圣: 小道士施展威严力量降服了孙悟空。
- 这大圣: 这里的“这”字是代词,指孙悟空。
- 与惠岸战经五六十合: 与惠岸交战了五十多次回合。
- 惠岸臂膊酸麻,不能迎敌,虚幌一幌,败阵而走: 惠岸的胳膊因为劳累而酸痛,无法再迎战,于是假装败退。
- 安扎在洞门之外: 将猴兵安营扎寨在洞口外面。
- 天王营门外,大小天兵,接住了太子: 天王营外,有大小天神迎接太子。
- 让开大路: 让出一条道路。
- 对四天王、李托塔、哪吒: 向四位天王和托塔李三思以及哪吒致以敬意。
- 气哈哈的喘息未定: 喘着粗气,还未平静下来。
- 好大圣,好大圣!着实神通广大!: 称赞孙悟空的本领高强。
- 孩儿战不过,又败阵而来也!: 表示自己打不过对方,只好败退。
- 心惊,即命写表求助: 感到害怕,立即派使者上表请求救援。
- 差大力鬼王与木叉太子上天启奏: 派遣大力鬼王和木叉太子去天庭汇报情况。
- 不敢停留,闯出天罗地网,驾起瑞霭祥云: 不敢耽搁,闯过层层障碍,乘坐祥云直上。
- 须臾,径至通明殿下,见了四大天师: 不久到了通明殿,见到四位大法师。
- 引至灵霄宝殿,呈上表章: 带领他们到达灵霄宝殿,递交文书。
- 惠岸又见菩萨施礼: 惠岸再次向菩萨行礼。
- 菩萨道:“你打探的如何?”: 菩萨问道,你打探的情况如何?
- 始领命到花果山,叫开天罗地网门: 开始被命令到花果山,打开了天罗地网的门。
- 见父亲,道师父差命之意: 见到他的父亲,告诉他师父的意思。
- 父王道:‘昨日与那猴王战了一场,止捉得他虎豹狼虫之类,更未捉他一个猴精:’正讲间。他又索战:是弟子使铁棍与他战经五六十合,不能取胜,败走回营:父亲因此差大力鬼王同弟子上界求助: 父亲说:“昨天我与孙悟空交战,只捉了一些虎豹狼虫之类的野兽,还没能抓到一个猴子。”正在说话的时候,悟空又要求出战,弟子使用铁棍与他打了五十多回合,没有取胜,只好败下阵来回营。因此我父亲派大力鬼王和你一起上界求援。”
- 菩萨低头思忖: 菩萨沉默思考。
注释
-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关于孙悟空和他的对手惠岸之间的战斗,以及随后的求救过程。
- “观音赴会问原因”描绘了观音菩萨参加天界会议的情景。
- “小圣施威降大圣”暗示了孙悟空虽然强大但最终被降服。
- “这大圣”指孙悟空。
- 描述了孙悟空与惠岸的战斗经过,强调了他的勇猛。
- 提到了观音菩萨的思考和决策。
- “气哈哈的喘息未定”形容了悟空的英勇和不可战胜。
- 反映了悟空的神通广大以及他的对手的无奈和恐惧。
- “心惊”表达了天庭对于这场战斗结果的担忧和震惊。
- “速写表求助”表明了天庭的紧急行动。
- 描绘了天庭的紧张气氛和紧迫的行动。
- “不敢停留,闯出天罗地网”表现了悟空的勇敢和不畏困难。
- 描述了悟空成功逃脱并直接上达天听的行为。
- “须臾”,时间短暂;“通明殿”,天上最高的宫殿之一。
- 描绘了悟空和天庭高层的互动和对话。
- “四大天师”指的是四位重要的天庭官员。
- “惠岸又见菩萨施礼”展现了对观音的尊重。
- “菩萨道:‘…’”是观音菩萨的回答和指示。
- “始领命到花果山,叫开天罗地网门”显示了悟空的任务开始的地方。
- “止捉得他虎豹狼虫之类,更未捉他一个猴精”说明悟空的实力超出预期。
- “正讲间”暗示了悟空的突然出现和战斗的激烈程度。
- “又索战”和“使铁棍与他战经五六十合”描绘了悟空的勇猛和对手的无力。
- “败走回营”说明了悟空的胜利。
- “父亲因此差大力鬼王同弟子上界求助”揭示了战争的影响和后果。
- “菩萨低头思忖”描绘了观音的沉思和决策的过程。
赏析
此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孙悟空的英勇与智慧,同时也反映了天庭的紧张氛围和观音菩萨的智慧决断。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丰富,充满了戏剧性和动感,充分体现了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