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玉帝拆开表章,见有求助之言,笑道:“叵耐这个猴精,能有多大手段,就敢敌过十万天兵!李天王又来求助,却将那路神兵助之?”言未毕,观音合掌启奏:“陛下宽心,贫僧举一神,可擒这猴。”玉帝道:“所举者何神?”菩萨道:“乃陛下令甥显圣二郎真君,见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下方香火。他昔日曾力诛六怪,又有梅山兄弟与帐前一千二百草头神,神通广大。奈他只是听调不听宣,陛下可降一道调兵旨意,着他助力,便可擒也。”玉帝闻言,即传调兵的旨意,就差大力鬼王赍调。那鬼王领了旨,即驾起云,径至灌江口,不消半个时辰,直至真君之庙。早有把门的鬼判,传报至里道:“外有天使,捧旨而至。”二郎即与众弟兄,出门迎接旨意,焚香开读。旨意上云:
原诗词句:
却说玉帝拆开表章,见有求助之言,笑道:“叵耐这个猴精,能有多大手段,就敢敌过十万天兵!李天王又来求助,却将那路神兵助之?” 言未毕,观音合掌启奏:“陛下宽心,贫僧举一神,可擒这猴。” 玉帝道:“所举者何神?” 菩萨道:“乃陛下令甥显圣二郎真君,见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下方香火。他昔日曾力诛六怪,又有梅山兄弟与帐前一千二百草头神,神通广大。奈他只是听调不听宣,陛下可降一道调兵旨意,着他助力,便可擒也。” 玉帝闻言,即传调兵的旨意,就差大力鬼王赍调。 那鬼王领了旨,即驾起云,径至灌江口,不消半个时辰,直至真君之庙。早有把门的鬼判,传报至里道:“外有天使,捧旨而至。” 二郎即与众弟兄,出门迎接旨意,焚香开读。 旨意上云:
译文:
玉帝在查看收到的求救信后,笑了笑说:“这小小的猴子竟敢挑战百万天兵吗?李天王又请求帮助,你能用什么办法去制服它?” 还没等他说完,观音菩萨就合手说道:“陛下不必担心。有一个神可以擒住这只猴子。这就是陛下的外甥,显圣的二郎真君,他现在住在灌江口的灌江口神庙中,受到下面的人们的供奉。他以前曾经杀死了六个怪兽,还有梅山兄弟和他的1200名草头神,他的能力非常强大。但他总是听命令行事,不自己主动出击。您可以下达一份调兵的旨意给他,让他来帮忙,他就能擒获那只猴子。” 玉帝听了这番话后,立即下达了调兵的命令,并派了一个大力士去灌江口。那个大力士接到命令后立刻启程,不到半个时辰就到了灌江口。当守卫的妖怪发现有人来后,立即向里面报告了消息。二郎神和他的兄弟们立即出来迎接旨意,并且恭敬地献上了香火进行祭拜。
赏析:
这首诗是《西游记》第六回中的一段描述。它描绘了玉帝和观音菩萨之间的对话,以及观音菩萨如何利用二郎神的力量来解决问题的情景。诗中的“二郎真君”指的是中国神话中的二郎神杨戬,他的本名是杨戬,又称杨戬、杨戬、杨戬。他是道教神话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也是中国民间信仰中的著名神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