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君前前后后乱赶,只见四太尉、二将军、一齐拥至道:“兄长,拿住大圣了么?”真君笑道:“那猴儿才自变座土地庙哄我,我正要捣他窗棂,踢他门扇,他就纵一纵,又渺无踪迹。可怪,可怪!”众皆愕然,四望更无形影。真君道:“兄弟们在此看守巡逻,等我上去寻他。”急纵身驾云起在半空,见那李天王高擎照妖镜,与哪吒住立云端,真君道:“天王,曾见那猴王么?”天王道:“不曾上来。我这里照着他哩。”真君把那赌变化、弄神通、拿群猴一事说毕,却道:“他变庙宇,正打处,就走了。”李天王闻言,又把照妖镜四方一照,呵呵的笑道:“真君,快去,快去!那猴使了个隐身法,走去营围,往你那灌江口去也。”二郎听说,即取神锋,回灌江口来赶。
却说那大圣已至灌江口,摇身一变,变作二郎爷爷的模样,按下云头,径入庙里,鬼判不能相认,一个个磕头迎接。他坐中间,点查香火,见李虎拜还的三牲,张龙许下的保福,赵甲求子的文书,钱丙告病的良愿。正看处,有人报:“又一个爷爷来了。”众鬼判急急观看,无不惊心。真君却道:“有个什么齐天大圣,才来这里否?”众鬼判道:“不曾见什么大圣,只有一个爷爷在里面查点哩。”真君撞进门,大圣见了,现出本相道:“郎君不消嚷,庙宇已姓孙了。”这真君即举三尖两刃神锋,劈脸就砍。那猴王使个身法,让过神锋,掣出那绣花针儿,幌一幌,碗来粗细,赶到前,对面相还。两个嚷嚷闹闹,打出庙门,半雾半云,且行且战,复打到花果山,慌得那四大天王等众提防愈紧。这康、张太尉等迎着真君,合心努力,把那美猴王围绕不题。
【诗句】
《西游记》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译文】
真君在前后来回追赶,看到四太尉、二将军一起赶到,问道:“大哥,抓住了孙悟空了吗?”真君笑道:“那猴子刚变座土地庙哄我,我正要捣他窗棂,踢他门扇,他就纵一纵,又渺无踪迹。真是怪事!”大家惊讶不已,四处望去却看不见他的身影。真君说:“兄弟们在这里看守巡逻,我先上去找他。”于是立刻驾着云起在空中,见到李天王高擎照妖镜,与哪吒站在云端,真君问道:“天王,你曾见那只孙悟空吗?”天王道:“未曾上来。我这里照着他呢。”真君说完后又说:“他变庙宇时,正在打斗,就逃走了。”李天王闻言,又用照妖镜四处一照,笑着说:“真君快去,快去!那只猴子用了隐身法,已经去了灌江口。”二郎听说,立即取神锋回到灌江口来追赶。
再说大圣已至灌江口,摇身一变,变作二郎爷爷的模样,按下云头,进入庙里,鬼判不能相认,一个个磕头迎接。他坐在中间,检查香火,发现李虎拜还的三牲,张龙许下的保福,赵甲求子的文书,钱丙告病的良愿。正在看时,有人报:“又一个爷爷来了。”众鬼判急忙观看,无不惊慌。真君却道:“有个什么齐天大圣,刚才才来到这里吗?”众鬼判道:“没看见什么大圣,只有一个爷爷在里面查点。”真君撞进门,大圣见了,现出本相道:“郎君不用嚷,庙宇已姓孙了。”这真君便举起三尖两刃神锋,劈脸就砍。那猴王使个身法,让过神锋,掣出那绣花针儿,幌一幌,碗来粗细,赶到前,对面相还。两个嚷嚷闹闹,打出庙门,半雾半云,且行且战,又到花果山,把四大天王等众都提防得更为紧了。这时康、张太尉等人迎着真君,合力努力,把那美猴王围绕起来不提。
【注释】
- 观音赴会:唐僧师徒四人奉旨前往西天取经途中,观音菩萨为了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而特意前来会见他们。
- 小圣施威:指的是孙悟空使用自己的神通来对抗和制服敌人。
- 真君:指玉皇大帝派遣的神仙。
- 前后前后乱赶:形容孙悟空变化多端,让人难以捉摸。
- 四太尉、二将军:指的是四位高级将领或官员。
- 土地庙:一种供奉土地神的小庙。
- 赌变化、弄神通、拿群猴:形容孙悟空善于变化、施展本领和捉住众多猴子。
- 隐身法:一种可以使人看不见的方法或法术。
- 齐天大圣:指孙悟空,因为其神通广大被尊称为“齐天大圣”。
- 照妖镜:传说中的一种可以识别妖怪的法宝。
- 李虎:李天王的别称。
- 张龙:张天王的别称。
- 二郎:二郎神杨戬的简称。
- 四大天王:佛教中的四位护法神祇。
- 康:即康王。
- 张:即张公。
- 太尉:古代官名,指军队高级将领。
- 美猴王:对孙悟空的美称。
- 半雾半云:形容云雾缭绕的景象。
- 四大天王等众:意指包括四大天王在内的所有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