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喜次早刘洪忽有紧急公事远出。小姐暗思:“此子若待贼人回来,性命休矣!不如及早抛弃江中,听其生死。倘或皇天见怜,有人救得,收养此子,他日还得相逢……”但恐难以识认,即咬破手指,写下血书一纸,将父母姓名、跟脚原由,备细开载。又将此子左脚上一个小指,用口咬下,以为记验;取贴身汗衫一件,包裹此子,乘空抱出衙门。幸喜官衙离江不远。小姐到了江边,大哭一场。正欲抛弃,忽见江岸岸侧飘起一片木板,小姐即朝天拜祷,将此子安在板上,用带缚住,血书系在胸前,推放江中,听其所之。小姐含泪回衙不题。
却说此子在木板上,顺水流去,一直流到金山寺脚下停住。那金山寺长老叫做法明和尚,修真悟道,已得无生妙诀。正当打坐参禅,忽闻得小儿啼哭之声,一时心动,急到江边观看,只见涯边一片木板上,睡着一个婴儿,长老慌忙救起。见了怀中血书,方知来历。取个乳名,叫做江流,托人抚养。血书紧紧收藏。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江流年长一十八岁。长老就叫他削发修行,取法名为玄奘,摩顶受戒,坚心修道。
诗句
- 幸喜次早刘洪忽有紧急公事远出。
- 小姐暗思:“此子若待贼人回来,性命休矣!不如及早抛弃江中,听其生死。倘或皇天见怜,有人救得,收养此子,他日还得相逢……”但恐难以识认,即咬破手指,写下血书一纸,将父母姓名、跟脚原由,备细开载。
- 又将此子左脚上一个小指,用口咬下,以为记验;取贴身汗衫一件,包裹此子,乘空抱出衙门。
- 小姐到了江边,大哭一场。正欲抛弃,忽见江岸岸侧飘起一片木板,小姐即朝天拜祷,将此子安在板上,用带缚住,血书系在胸前,推放江中,听其所之。
- 小姐含泪回衙不题。
- 却说此子在木板上,顺水流去,一直流到金山寺脚下停住。那金山寺长老叫做法明和尚,修真悟道,已得无生妙诀。正当打坐参禅,忽闻得小儿啼哭之声,一时心动,急到江边观看,只见涯边一片木板上,睡着一个婴儿,长老慌忙救起。见了怀中血书,方知来历。取个乳名,叫做江流,托人抚养。血书紧紧收藏。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江流年长一十八岁。长老就叫他削发修行,取法名为玄奘,摩顶受戒,坚心修道。
译文
幸运的是,第二天早晨刘洪突然有紧急公务外出。
小姐暗自想到:这个孩子如果等敌人回来,自己的生命就没指望了。不如趁早将他丢进江里,看他的运气。要是老天爷可怜我,有人能救他,将来我们还能再相见……但担心难以辨认孩子的身份,她便咬破手指写下血书一张,详细记述了孩子的父母姓名、身世原委。她还从孩子左脚小指上咬下一块肉作为记号;取出贴身穿的汗衫包好孩子,趁机悄悄走出衙门。
幸好官衙离江面不是很远。小姐来到江边,哭了一场。正要丢弃孩子时,忽然看见江岸边侧飘起一块木板,小姐就对着天空祈祷起来,将孩子放在木板上,用带子拴好,血书系在胸前,然后抛入江中,任其漂流。
小姐含泪回到衙门后便不再提此事。
注释
- 幸喜 - 表示高兴的事情发生了。
- 暗思 - 心中暗自考虑。
- 性命休矣 - 意味着生命已经无法保住了。
- 含泪 - 流泪。
- 长老 - 佛教中的高级僧众。
- 修真悟道 - 修习宗教哲学以领悟宇宙真谛。
- 摩顶受戒 - 受戒是出家为僧的基本仪式之一,这里指接受严格的宗教教育并学习戒律。
- 江流 - 名字,玄奘的乳名。
- 长老就叫他 - 长老决定让他做某事或称呼他。
- 血书紧紧收藏 - 把血书中的内容非常小心地保存起来。
-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 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 长老就叫他 - 长老决定让他做某事或称呼他。
- 江流年长一十八岁 - 江流的年龄增加了整整一岁(一十八)。
赏析
这首诗是《西游记》第八回中的一个情节描述。它通过生动的语言和详细的描写,展示了主人公孙悟空的女儿红孩儿被唐僧所救的过程及其后来的遭遇。诗中的每个细节都体现了古代文学中对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腻描绘,以及作者对于情感的深刻理解和艺术表达的高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