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暮春天气,众人同在松阴之下,讲经参禅,谈说奥妙。那酒肉和尚恰被玄奘难倒。和尚大怒,骂道:“你这业畜,姓名也不知,父母也不识,还在此捣什么鬼!”玄奘被他骂出这般言语,入寺跪告师父,眼泪双流道:“人生于天地之间,禀阴阳而资五行,尽由父生母养,岂有为人在世而无父母者乎?”再三哀告,求问父母姓名。长老道:“你真个要寻父母,可随我到方丈里来。”玄奘就跟到方丈,长老到重梁之上,取下一个小匣儿,打开来,取出血书一纸,汗衫一件,付与玄奘。玄奘将血书拆开读之,才备细晓得父母姓名,并冤仇事迹。玄奘读罢,不觉哭倒在地道:“父母之仇,不能报复,何以为人?十八年来,不识生身父母,至今日方知有母亲。此身若非师父捞救抚养,安有今日?容弟子去寻见母亲,然后头顶香盆,重建殿宇,报答师父之深恩也!”师父道:“你要去寻母,可带这血书与汗衫前去,只做化缘,径往江州私衙,才得你母亲相见。”

诗句:

一日,暮春天气,众人同在松阴之下,讲经参禅,谈说奥妙。    
那酒肉和尚恰被玄奘难倒。    
和尚大怒,骂道:“你这业畜,姓名也不知,父母也不识,还在此捣什么鬼!”    
玄奘被他骂出这般言语,入寺跪告师父,眼泪双流道:“人生于天地之间,禀阴阳而资五行,尽由父生母养,岂有为人在世而无父母者乎?”再三哀告,求问父母姓名。    
长老道:“你真个要寻父母,可随我到方丈里来。”    
玄奘就跟到方丈,长老到重梁之上,取下一个小匣儿,打开来,取出血书一纸,汗衫一件,付与玄奘。    
玄奘将血书拆开读之,才备细晓得父母姓名,并冤仇事迹。    
玄奘读罢,不觉哭倒在地道:“父母之仇,不能报复,何以为人?十八年来,不识生身父母,至今日方知有母亲。此身若非师父捞救抚养,安有今日?容弟子去寻见母亲,然后头顶香盆,重建殿宇,报答师父之深恩也!”    
师父道:“你要去寻母,可带这血书与汗衫前去,只做化缘,径往江州私衙,才得你母亲相见。”    

译文:
在一个春日的傍晚,大家聚集在一起讨论佛法和修行之道。这时,一个喝酒吃肉的和尚却无法理解玄奘所讲述的佛法深奥之处。他愤怒地对玄奘吼道:”你这个不孝的畜生,连自己的名字都不知道,你的母亲也不知道,你还在这里捣什么鬼!” 玄奘被他的无理责骂深深触动,泪眼汪汪地向长老请求,希望知道他的父母是谁。长老告诉他可以跟着他去方丈室。在方丈室中,长老从高高的屋梁上取下一个小盒子,打开后拿出一张字条和一件汗衫给玄奘。玄奘仔细阅读了字条,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以及他们的冤屈和遭遇。玄奘读完之后,悲痛欲绝,倒在地上痛哭。他发誓要找到自己的母亲,报父之仇,重建寺庙,以报答师傅的恩德。师傅则告诉玄奘,只有带着这张字条和这件汗衫去江州私衙找母亲才有可能见到她。

赏析:
这首诗是《西游记》第八回的内容。诗中描述了玄奘在寺庙里的一段经历,展现了他对于寻找父母的迫切心情以及内心的悲怆和感激之情。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唐僧作为一位高僧的慈悲之心以及他对弟子的关爱和教导。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于家庭、亲情和道德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