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正是路上说话,草里有人。原来这泾河水府有一个巡水的夜叉,听见了百下百着之言,急转水晶宫,慌忙报与龙王道:“祸事了,祸事了!”龙王问:“有甚祸事?”夜叉道:“臣巡水去到河边,只听得两个渔樵攀话。相别时,言语甚是利害。那渔翁说:长安城里西门街上,有个卖卦先生,算得最准。他每日送他鲤鱼一尾,他就袖传一课,教他百下百着。若依此等算准,却不将水族尽情打了?何以壮观水府,何以跃浪翻波辅助大王威力?”龙王甚怒,急提了剑就要上长安城,诛灭这卖卦的。旁边闪过龙子、龙孙、虾臣、蟹士、鲥军师、鳜少卿、鲤太宰,一齐启奏道:“大王且息怒。常言道,过耳之言,不可听信。大王此去,必有云从,必有雨助,恐惊了长安黎庶,上天见责。大王隐显莫测,变化无方,但只变一秀士,到长安城内,访问一番。果有此辈,容加诛灭不迟;若无此辈,可不是妄害他人也?”

这首诗是《西游记》第九回中袁守诚妙算无私曲老龙王拙计犯天条的诗句。下面是逐句释义:

  • 这正是路上说话,草里有人。

  • 意思是说在走路的路上,不经意间听到了有人在交谈。

  • 原来这泾河水府有一个巡水的夜叉。

  • 指的是泾河中的一位名叫夜叉的水神。

  • 听见了百下百着之言。

  • “百下百着”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每次行动都能成功,这里指夜叉听到的话非常灵验。

  • 急转水晶宫,慌忙报与龙王道。

  • 夜叉急忙从水中转变成了水晶宫里的形态,向龙王报告。

  • 祸事了,祸事了!

  • 龙王听到这个消息后,感到非常害怕和担忧。

  • 问:“有甚祸事?”

  • 龙王询问夜叉发生了什么事情。

  • 夜叉道:“臣巡水去到河边,只听得两个渔樵攀话。相别时,言语甚是利害。

  • 夜叉详细描述了他在河边听到的两个渔樵的对话。

  • 那渔翁说:长安城里西门街上,有个卖卦先生,算得最准。

  • 渔樵对话中提到了一个卖卦先生,他算得很准。

  • 他每日送他鲤鱼一尾,他就袖传一课,教他百下百着。

  • 这个卖卦先生每天给渔樵送鲤鱼,然后传授他们一些秘诀。

  • 若依此等算准,却不将水族尽情打了?何以壮观水府,何以跃浪翻波辅助大王威力?

  • 龙王担心如果真有这样的高人存在,将会对水族造成很大的伤害,甚至影响到自己的威势。

  • 龙王甚怒,急提了剑就要上长安城,诛灭这卖卦的。

  • 龙王非常愤怒,决定亲自前往长安城,杀掉这个卖卦的先生。

  • 旁边闪过龙子、龙孙、虾臣、蟹士、鲥军师、鳜少卿、鲤太宰,一齐启奏道。

  • 龙王身边的一些亲属们也来劝阻他,希望他不要冲动。

  • 齐启奏道:“大王且息怒。常言道,过耳之言,不可听信。大王此去,必有云从,必有雨助,恐惊了长安黎庶,上天见责。大王隐显莫测,变化无方,但只变一秀士,到长安城内,访问一番。果有此辈,容加诛灭不迟;若无此辈,可不是妄害他人也?”

  • 龙子和龙孙等人都建议龙王不要去长安,而是应该变成一个普通人去那里,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龙王得知一个卖卦先生的厉害之处以及他的警告而产生愤怒,进而决定亲自前往长安城去解决这件事情的过程,展现了龙王的智慧、谨慎及家人对他的关心与劝解。同时,诗歌中还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元素,如占卜、风水、帝王的权力等等。整体来说,这是一首充满悬念和戏剧性的诗篇,充满了神秘色彩和丰富的象征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