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那尉迟公将金银一库,上河南开封府访看相良,原来卖水为活,同妻张氏在门首贩卖乌盆瓦器营生,但赚得些钱儿,只以盘缠为足,其多少斋僧布施,买金银纸锭,记库焚烧,故有此善果臻身。阳世间是一条好善的穷汉,那世里却是个积玉堆金的长者。尉迟公将金银送上他门,唬得那相公、相婆魂飞魄散;又兼有本府官员,茅舍外车马骈集,那老两口子如痴如哑,跪在地下,只是磕头礼拜。尉迟公道:“老人家请起。我虽是个钦差官,却赍着我王的金银送来还你。”他战兢兢的答道:“小的没有甚么金银放债,如何敢受这不明之财?”尉迟公道:“我也访得你是个穷汉,只是你斋僧布施,尽其所用,就买办金银纸锭,烧记陰司,陰司里有你积下的钱钞。是我太宗皇帝死去三日,还魂复生,曾在那陰司里借了你一库金银,今此照数送还与你。你可一一收下,等我好去回旨。”那相良两口儿只是朝天礼拜,那里敢受,道:“小的若受了这些金银,就死得快了。虽然是烧纸记库,此乃冥冥之事;况万岁爷爷那世里借了金银,有何凭据?我决不敢受。”尉迟公道:“陛下说,借你的东西,有崔判官作保可证,你收下罢。”相良道:“就死也是不敢受的。”尉迟公见他苦苦推辞,只得具本差人启奏。太宗见了本,知相良不受金银,道:“此诚为善良长者!”即传旨教胡敬德将金银与他修理寺院,起盖生祠,请僧作善,就当还他一般。旨意到日,敬德望阙谢恩,宣旨,众皆知之。遂将金银买到城里军民无碍的地基一段,周围有五十亩宽阔,在上兴工,起盖寺院,名“敕建相国寺”。左有相公相婆的生祠,镌碑刻石,上写着“尉迟公监造”,即今大相国寺是也。

诗句

原文诗句

西游记 · 第十一回 · 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萧瑀正空门

译文

《西游记》第十一回,唐王遵循善果,度孤魂萧瑀正空门。


注释

  1. 西游记: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吴承恩著,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
  2. 第十一回: 《西游记》中的第一百一十个故事。
  3. 还受生唐王: 指唐太宗李世民,这里指的是他遵守善果,即积德行善的行为。
  4. 度孤魂萧瑀: 指唐代名臣,萧瑀,因生前有善行,死后灵魂得到超度。
  5. 尉迟公: 唐朝时期的一位官员,因好行善举而受人尊敬。
  6. 金银一库: 指尉迟公将大量的金银财物全部捐献给相良。
  7. 上河南开封府: 前往河南省的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市),进行寻访和调查。
  8. 卖水为活: 以卖水为生谋生。
  9. 阳世间: 这是对阴间的一种称呼,通常指人世间。
  10. 长者: 对年纪大或有地位的人的尊称。
  11. 钦差官: 朝廷派遣的特使。
  12. 崔判官: 在阴间负责记录或证明事务的官员。
  13. 敕建相国寺: 唐太宗下令修建的大相国寺。
  14. : 皇帝的命令。
  15. 空门: 佛教术语,指修行达到最高境界,脱离世俗烦恼的境界。

赏析

本诗通过描述唐太宗李世民的善举,展示了其重视道德修养和积德行善的一面。尉迟公将金银捐献给贫穷的相良夫妇,不仅帮助他们解决生计问题,还体现了他对善行的坚持和对社会的贡献。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于善行能够带来好运和福报的肯定,以及对那些在阴间得到帮助的亡魂的祝愿。整体上,这首诗赞美了善行的力量,强调了行善与积德的重要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