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能攀折,知寒善谕时。准灵惟显处,故此号山君。又见那后边来的是一条胖汉,你道怎生模样:嵯峨双角冠,端肃耸肩背。性服青衣稳,蹄步多迟滞。宗名父作牯,原号母称。能为田者功,因名特处士。
这两个摇摇摆摆走入里面,慌得那魔王奔出迎接。熊山君道:“寅将军,一向得意,可贺!可贺!”特处士道:“寅将军丰姿胜常,真可喜!真可喜!”魔王道:“二公连日如何?”山君道:“惟守素耳。”处士道:“惟随时耳。”三个叙罢,各坐谈笑。
只见那从者绑得痛切悲啼,那黑汉道:“此三者何来?”魔王道:“自送上门来者。”处士笑云:“可能待客否?”魔王道:“奉承!奉承!”山君道:“不可尽用,食其二,留其一可也。”魔王领诺,即呼左左,将二从者剖腹剜心,剁碎其尸,将首级与心肝奉献二客,将四肢自食,其余骨肉,分给各妖。只听得——之声,真似虎啖羊羔,霎时食尽。把一个长老,几乎唬死。这才是初出长安第一场苦难。
大有唐王降敕封,钦差玄奘问禅宗。
坚心磨琢寻龙穴,着意修持上鹫峰。
边界远游多少国,云山前度万千重。
诗曰:金星解厄陷虎穴,伯钦留僧双叉岭。
知寒善谕时,准灵惟显处。
故此号山君,能为田者功。
此诗是《西游记》第十三回“陷虎穴金星解厄 双叉岭伯钦留僧”的原文,描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艰难险阻,最终战胜妖魔的故事。诗中描绘了唐王降敕封、玄奘问禅宗、寻找龙穴和修行的场景,以及唐僧在旅途中的智慧与勇气。诗中还提到了伯钦留僧的事迹,展现了唐僧师徒四人在面对困难时的决心和毅力。这首诗不仅是对故事情节的概括,也是对唐僧师徒精神风貌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