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是甚糖人蜜人,我是齐天大圣。你们这里人家,也有认得我的,我也曾见你来。”那老者道:“你在那里见我?”悟空道:

“你小时不曾在我面前扒柴?不曾在我脸上挑菜?”老者道:“这厮胡说!你在那里住?我在那里住?我来你面前扒柴挑菜!”

悟空道:“我儿子便胡说!你是认不得我了,我本是这两界山石匣中的大圣。你再认认看。”老者方才省悟道:“你倒有些象他,但你是怎么得出来的?”悟空将菩萨劝善、令我等待唐僧揭贴脱身之事,对那老者细说了一遍。老者却才下拜,将唐僧请到里面,即唤老妻与儿女都来相见,具言前事,个个欣喜。又命看茶,茶罢,问悟空道:“大圣啊,你也有年纪了?”悟空道:“你今年几岁了?”老者道:“我痴长一百三十岁了。”行者道:“还是我重子重孙哩!我那生身的年纪,我不记得是几时,但只在这山脚下,已五百余年了。”老者道:“是有,是有。我曾记得祖公公说,此山乃从天降下,就压了一个神猴。只到如今,你才脱体。

【诗句】
我也不是甚糖人蜜人,我是齐天大圣。你们这里人家,也有认得我的,我也曾见你来。
【译文】
我不是什么糖人和蜜人,我是齐天大圣。你这里的人,也认识我,我曾经来过你的家。
【注释】

  1. “我也不是甚糖人蜜人”:这句话表达了孙悟空的身份和地位,他不是普通人,而是被玉帝封为“齐天大圣”的神仙。
  2. “我是齐天大圣”:这是孙悟空自我介绍的话,强调了他的身份。
  3. “你们这里人家”:这句话表明了孙悟空曾经到访的地点,即他的老家。
  4. “我也曾见你来”:这句话表示孙悟空曾经到访这个地方,并且与这里的居民有过交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话的形式,生动地描绘了孙悟空与老者之间的交流。诗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设问、比喻等,使得诗歌更加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通过对话的方式,也展现了孙悟空的智慧和幽默感,以及他与当地人的良好关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