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又不曾问我姓甚名谁,我怎么就说?”小龙道:“我不曾问你是那里来的泼魔?你嚷道:‘管甚么那里不那里,只还我马来!’何曾说出半个唐字!”菩萨道:“那猴头,专倚自强,那肯称赞别人?今番前去,还有归顺的哩,若问时,先提起取经的字来,却也不用劳心,自然拱伏。”行者欢喜领教。菩萨上前,把那小龙的项下明珠摘了,将杨柳枝蘸出甘露,往他身上拂了一拂,吹口仙气,喝声叫“变!”那龙即变做他原来的马匹毛片,又将言语吩咐道:“你须用心了还业障,功成后,超越凡龙,还你个金身正果。”那小龙口衔着横骨,心心领诺。菩萨教悟空领他去见三藏,“我回海上去也。”行者扯住菩萨不放道:“我不去了!我不去了!西方路这等崎岖,保这个凡僧,几时得到?似这等多磨多折,老孙的性命也难全,如何成得甚么功果!我不去了!我不去了!”菩萨道:“你当年未成人道,且肯尽心修悟;你今日脱了天灾,怎么倒生懒惰?我门中以寂灭成真,须是要信心正果。
诗句
- “你又不曾问我姓甚名谁,我怎么就说?”
- 这句话表达了小龙被孙悟空问及姓名时的反应,他并未详细透露自己的信息,只是简单地回答了问题。
- “我不曾问你是那里来的泼魔?你嚷道:‘管甚么那里不那里,只还我马来!’何曾说出半个唐字!”
- 这一句进一步揭示了小龙对孙悟空的不满和挑衅,以及他如何以粗俗的语言回应孙悟空的问题。
- “那猴头,专倚自强,那肯称赞别人?”
- 这句话批评了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即过于自负和自大,不愿意赞扬或夸奖他人。
- “今番前去,还有归顺的哩,若问时,先提起取经的字来,却也不用劳心,自然拱伏。”
- 菩萨建议使用特定的言辞来安抚小龙,让他归顺并协助唐僧西行。
- “行者欢喜领教。”
- 孙悟空接受了菩萨的建议,并对此表示喜悦。
- “菩萨上前,把那小龙的项下明珠摘了,将杨柳枝蘸出甘露,往他身上拂了一拂,吹口仙气,喝声叫‘变!’”
- 菩萨通过使用神通将小龙变化为他的马匹,这是对他的一种安抚手段。
- “那龙即变做他原来的马匹毛片,又将言语吩咐道:“你须用心了还业障,功成后,超越凡龙,还你个金身正果。”**
- 这是菩萨给小龙的指示,要求他完成修行,以期获得更高的成就。
- “那小龙口衔着横骨,心心领诺。”
- 描述了小龙在听到菩萨的指示后,虽然口头答应,但内心可能并不完全接受这些条件。
- “菩萨教悟空领他去见三藏,“我回海上去也。”**
- 菩萨让孙悟空带着小龙去见唐僧(三藏)。
- “行者扯住菩萨不放道:“我不去了!我不去了!西方路这等崎岖,保这个凡僧,几时得到?似这等多磨多折,老孙的性命也难全,如何成得甚么功果!我不去了!我不去了!”**
- 孙悟空拒绝了菩萨的提议,因为他认为西行之路非常艰难险阻,而他自己又无法保证能够成功。
- “菩萨道:“你当年未成人道,且肯尽心修悟;你今日脱了天灾,怎么倒生懒惰?我门中以寂灭成真,须是要信心正果。
”**
- 菩萨回应孙悟空的抱怨,告诉他他当年没有完全修行是因为受到了天灾的影响,现在他已经摆脱了这些困难。但她强调,真正的修行需要坚定的信心和决心。
译文:
- 你又不曾问我姓甚名谁,我怎么就说?
- 你从未询问过我的姓氏和名字,所以当我被问及时我并没有回答。
- 我不曾问你是那里来的泼魔?你嚷道:‘管甚么那里不那里,只还我马来!’何曾说出半个唐字!
- 我并没有问你是从哪个地方来的恶魔,你却大声嚷嚷说:‘不管你在哪里,只要还给我马就行!’你根本就没有提到‘唐朝’这个词。
- 那猴头,专倚自强,那肯称赞别人?
- 那猴子自以为很强大,根本不会赞美别人。
- 今番前去,还有归顺的哩,若问时,先提起取经的字来,却也不用劳心,自然拱伏。
- 这一次前往西天取经的路上,还有可能会遇到归顺的人。如果在路上遇到这样的问题,只需要提醒他们关于取经的事情就可以了,这样他们就不必再费心思考了。
- 行者欢喜领教。
- 孙悟空接受了菩萨的建议,并且感到很高兴。
- 菩萨上前,把那小龙的项下明珠摘了,将杨柳枝蘸出甘露,往他身上拂了一拂,吹口仙气,喝声叫‘变!’
- 菩萨用她的神力将那条龙变成了她坐骑的毛发。
- 那龙即变做他原来的马匹毛片,又将言语吩咐道:“你须用心了还业障,功成后,超越凡龙,还你个金身正果。”
- 那龙立刻变成他原来的马匹毛片,并对它发出了指令:“你必须用心去偿还业障,当你功成名就之后,你将能够超越普通的龙,并获得一个金身正果。”
- 那小龙口衔着横骨,心心领诺。
- 那龙嘴上含着骨头,心里默默地接受了这些指示。
- 菩萨教悟空领他去见三藏,“我回海上去也。”
- 菩萨让孙悟空带那小龙去见唐僧(三藏)。
- 行者扯住菩萨不放道:“我不去了!我不去了!西天之路如此崎岖,保这个凡人,几时能到?像这样多磨难多挫折,老孙的性命都难以保全,怎能达到什么成就!我不去了!我不去了!”
- 孙悟空拒绝继续前往西天的原因是因为他认为西天之路十分艰险,而且他还担心自己无法保护好这位普通人——唐僧,更别提取得真经了。
- 菩萨道:“你当年未成人道,且肯尽心修悟;你今日脱了天灾,怎么倒生懒惰?我门中以寂灭成真,须是要信心正果。”
- 菩萨告诉孙悟空他当年没有真正修行是因为他受到了灾难的影响,但现在他已经克服了这些困难。但她警告他说,真正的修行需要有坚定的决心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