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若到了那伤身苦磨之处,我许你叫天天应,叫地地灵。十分再到那难脱之际,我也亲来救你。你过来,我再赠你一般本事。”菩萨将杨柳叶儿摘下三个,放在行者的脑后,喝声“变”!
即变做三根救命的毫毛,教他:“若到那无济无主的时节,可以随机应变,救得你急苦之灾。”行者闻了这许多好言,才谢了大慈大悲的菩萨。那菩萨香风绕绕,彩雾飘飘,径转普陀而去。
这行者才按落云头,揪着那龙马的顶鬃,来见三藏道:“师父,马有了也。”三藏一见大喜道:“徒弟,这马怎么比前反肥盛了些?在何处寻着的?”行者道:“师父,你还做梦哩!却才是金头揭谛请了菩萨来,把那涧里龙化作我们的白马。其毛片相同,只是少了鞍辔,着老孙揪将来也。”三藏大惊道:“菩萨何在?待我去拜谢他。”行者道:“菩萨此时已到南海,不耐烦矣。”
这首诗出自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假若到了那伤身苦磨之处,我许你叫天天应,叫地地灵。十分再到那难脱之际,我也亲来救你。你过来,我再赠你一般本事。”菩萨将杨柳叶儿摘下三个,放在行者的脑后,喝声“变”!即变做三根救命的毫毛,教他:“若到那无济无主的时节,可以随机应变,救得你急苦之灾。”行者闻了这许多好言,才谢了大慈大悲的菩萨。那菩萨香风绕绕,彩雾飘飘,径转普陀而去。
译文:如果遇到伤害身体和折磨人的困难,我将给你力量,让你能够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当你陷入绝境时,我会亲自来帮助你。你过来,我给你传授一种本领。
注释:
- 蛇盘山:指蛇精盘踞的山岭,是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的一处险阻。
- 鹰愁涧:一个地名,位于蛇盘山附近的一个悬崖峭壁上。
- 意马收缰:比喻人控制住自己的贪欲,不再沉迷于某种事物。
- 假若(假如)、伤身苦磨、叫天天应、叫地地灵:这些都是佛教用语,表示修行者在苦难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力量。
- 菩萨:佛教中的一位高级神祇,通常被描绘为慈悲为怀、救苦救难的形象。
- 柳树(杨柳树叶):在这里象征着希望和生机。
- 毫毛(细软而柔长的毛发):佛教中用来形容修行者的细微功德。
- 金头揭谛:指的是金色的头发或者金色的佛陀。
- 南海:指的是佛教中的南海普陀山,也是观音菩萨的道场。
- 不耐烦(不愿再做某事):此处形容菩萨对于唐僧师徒取经的忙碌已经感到疲倦,不愿再继续帮助他们。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孙悟空向观音菩萨求助的情景,展现了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的种种困难和挑战。诗中既有对修行者内心修炼的描写,也有对自然界的描绘,如“香风绕绕,彩雾飘飘”,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气氛。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佛教术语,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此外,诗中还表达了对于修行者的鼓励和期待,希望他们能够在修行的道路上不断进步,最终达到解脱的境界。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