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弟呀,我这等磕头,你也就不拜他一拜,且立在旁边,只管哂笑,是何道理?”行者道:“你那里知道,象他这个藏头露尾的,本该打他一顿,只为看菩萨面上,饶他打尽彀了,他还敢受我老孙之拜?老孙自小儿做好汉,不晓得拜人,就是见了玉皇大帝、太上老君,我也只是唱个喏便罢了。”三藏道:“不当人子!莫说这空头话!快起来,莫误了走路。”那师父才起来收拾投西而去。

此去行有两个月太平之路,相遇的都是些虏虏、回回,狼虫虎豹。光陰迅速,又值早春时候,但见山林锦翠色,草木发青芽;梅英落尽,柳眼初开。师徒们行玩春光,又见太阳西坠。三藏勒马遥观,山凹里,有楼台影影,殿阁沉沉。三藏道:“悟空,你看那里是甚么去处?”行者抬头看了道:“不是殿宇,定是寺院。我们赶起些,那里借宿去。”三藏欣然从之,放开龙马,径奔前来。毕竟不知此去是甚么去处,且听下回分解——

诗句:

徒弟呀,我这等磕头,你也就不拜他一拜,且立在旁边,只管哂笑,是何道理?    

译文:

师父啊,我这样磕头,你却连拜也不拜他一下,而是站在一旁,只是嘲笑我,这是什么道理呢?    

注释:

徒弟——指孙悟空。    
磕头——磕头是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恭敬。    
哂笑——嘲笑别人,表示不屑或不满。    
是何道理——这是在询问对方为什么要这样做。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示了师徒之间的互动,孙悟空的不拘小节和师父的严谨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人物性格的差异,也反映了师徒关系中的亲密与疏离。此外,诗中还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