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和尚打了个寒噤,咬着指头道:“这般一个丑头怪脑的,好招他做徒弟?”三藏道:“你看不出来哩,丑自丑,甚是有用。”
那和尚只得同三藏与行者进了山门。山门里。又见那正殿上书四个大字,是观音禅院。三藏又大喜道:“弟子屡感菩萨圣恩,未及叩谢。今遇禅院,就如见菩萨一般,甚好拜谢。”那和尚闻言,即命道人开了殿门,请三藏朝拜。那行者拴了马,丢了行李,同三藏上殿。三藏展背舒身,铺胸纳地,望金象叩头。那和尚便去打鼓,行者就去撞钟。三藏俯伏台前,倾心祷祝。祝拜已毕,那和尚住了鼓,行者还只管撞钟不歇,或紧或慢,撞了许久,那道人道:“拜已毕了,还撞钟怎么?”行者方丢了钟杵,笑道:“你那里晓得,我这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的。”此时却惊动那寺里大小僧人、上下房长老,听得钟声乱响,一齐拥出道:“那个野人在这里乱敲钟鼓?”行者跳将出来,咄的一声道:
诗句:
那和尚打了个寒噤,咬着指头道:“这般一个丑头怪脑的,好招他做徒弟?”三藏道:“你看不出来哩,丑自丑,甚是有用。”
译文:
那和尚打了个寒颤,咬着手指说:“这样一个丑陋的人,怎么能让他成为我的徒弟呢?”唐僧回答道:“你看不到他的外貌,但非常实用。”
注释:
- 那和尚(僧人、僧人):指的是西游记中的主角唐三藏。
- 打个寒噤:形容感到寒冷或害怕时不自觉地打寒战。
- 咬着指头:表示犹豫不决或深思状,用手指紧按自己的牙齿。
- 丑头怪脑:形容人的外貌奇特或行为怪异。
- 招他做徒弟:指希望某人成为自己门下的弟子。
- 三藏(唐僧):指唐三藏法师,即唐僧。
- 三清:佛教名词,指佛祖释迦牟尼、燃灯古佛和弥勒佛。
赏析:
本段诗通过描述和尚对于外表丑陋者的犹豫态度,引出了唐僧的智慧和包容之心。唐僧的回答揭示了他对人才的看法——即使外表平凡,也有着不可或缺的内在价值。这种观点体现了佛教中“相由心生”的思想,强调外在表象不应成为判断一个人的唯一标准。此外,诗中的“丑自丑,甚是有用”一句,也反映了一种对人才的珍视与赏识,即便他们在某些方面显得与众不同,但他们的价值往往在于他们的能力与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