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孙外公撞了耍子的!”那些和尚一见了,唬得跌跌滚滚,都爬在地下道:“雷公爷爷!”行者道:“雷公是我的重孙儿哩!

起来起来,不要怕,我们是东土大唐来的老爷。”众僧方才礼拜,见了三藏,都才放心不怕。内有本寺院主请道:“老爷们到后方丈中奉茶。”遂而解缰牵马,抬了行李,转过正殿,径入后房,序了坐次。

那院主献了茶,又安排斋供。天光尚早,三藏称谢未毕,只见那后面有两个小童,搀着一个老僧出来。看他怎生打扮:头上戴一顶毗卢方帽,猫睛石的宝顶光辉;身上穿一领锦绒褊衫,翡翠毛的金边晃亮。一对僧鞋攒八宝,一根拄杖嵌云星。满面皱痕,好似骊山老母;一双昏眼,却如东海龙君。口不关风因齿落,腰驼背屈为筋挛。众僧道:“师祖来了。”三藏躬身施礼迎接道:“老院主,弟子拜揖。”那老僧还了礼,又各叙坐。老僧道:

这首诗出自明代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第十六回,标题为《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

  1. “是你孙外公撞了耍子的!”——这句话中的“孙外公”指的是孙悟空,“耍子”在这里是开玩笑的意思。孙悟空因为调皮捣蛋,不小心撞到了某个东西,被对方戏称为“耍子”。

  2. “那些和尚一见了,唬得跌跌滚滚,都爬在地下道:‘雷公爷爷!’”——这句话描述了当孙悟空出现时,那些和尚们非常惊恐,他们害怕得像是见到了什么恐怖的东西,纷纷跪地求饶,说出了“雷公爷爷”这个词。

  3. “行者道:‘雷公是我的重孙儿哩!起来起来,不要怕,我们是东土大唐来的老爷’”——这句话是孙悟空安抚这些惊恐的和尚们,他自称是雷公的孙子,并告诉他们他们是来自大唐的高贵客人。这两句话展示了孙悟空的机智和幽默感。

  4. “内本寺院主请道:‘老爷们到后方丈中奉茶。’遂而解缰牵马,抬了行李,转过正殿,径入后房,序了坐次。”——这句话描述了孙悟空一行人进入寺内的流程。寺院主人邀请他们进到后方的客房喝茶,之后他们解开缰绳,让马儿休息,然后带着行李穿过大殿,进入了后面的房间,按照一定的顺序就座。

  5. “那院主献了茶,又安排斋供。”——这句话描绘了寺院主人招待客人的场景。他亲自端上茶水,并且准备了丰盛的斋饭供客人们享用。

  6. “天光尚早,三藏称谢未毕,只见那后面有两个小童,搀着一个老僧出来。看他怎生打扮:”——这句话描写了在天刚亮的时候,唐僧(即唐三藏)向孙悟空等人表示感谢之后,看到两个小孩子搀扶着一个看起来很老的僧人走了出来。

  7. “头上戴一顶毗卢方帽,猫睛石的宝顶光辉;身上穿一领锦绒褊衫,翡翠毛的金边晃亮。一对僧鞋攒八宝,一根拄杖嵌云星。”——这句话详细描述了那个老僧的装扮和他所使用的物品。老僧戴着一顶有猫眼石装饰的方帽,显得十分华丽;他穿着一件华丽的锦缎褊衫,上面镶嵌着金色的边缘,闪闪发光;他脚上穿的是一双用八宝装饰的僧鞋,手持一根镶嵌着云彩图案的拐杖。

  8. “满面皱痕,好似骊山老母;一双昏眼,却如东海龙君。”——这句话通过比喻形容了这位老僧的外貌和神态。他的脸上皱纹纵横,就像传说中的骊山老母一样;他的两只眼睛模糊不清,就像东海里的龙君一样。

  9. “口不关风因齿落,腰驼背屈为筋挛。”——这句话揭示了老僧年纪大的原因和他的身体状况。由于年岁已高,他的口部不再紧闭,可能是因为牙齿脱落;他的腰背弯曲,背部的肌肉僵硬,是因为年纪大了。

  10. “众僧道:“师祖来了。”三藏躬身施礼迎接道:“老院主,弟子拜揖。”那老僧还了礼,又各叙坐。”——这句话描述的是当老僧到达时,和尚们认出了他,并向他行礼问好。老僧回应了他们的问候,并继续与他们交谈坐下。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和外貌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人物群像画。同时,通过对话和情景的转换,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和动态性。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形象化的语言,使得场景更加鲜明和富有想象力。此外,诗人通过夸张和幽默的手法,展现了孙悟空的智慧和机敏,以及他对周围环境的高度敏感性。整体来看,这首诗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戏剧张力的作品,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和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