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他师徒两个,策马前来,直至山门首观看,果然是一座寺院。但见那层层殿阁,选迭廊房,三山门外,巍巍万道彩云遮;五福堂前,艳艳千条红雾绕。两路松篁,一林桧柏。两路松篁,无年无纪自清幽;一林桧柏,有色有颜随傲丽。又见那钟鼓楼高,浮屠塔峻。安禅僧定性,啼树鸟音闲。寂寞无尘真寂寞,清虚有道果清虚。诗曰:上刹-园隐翠窝,招提胜景赛婆婆。果然净土人间少,天下名山僧占多。长老下了马,行者歇了担,正欲进门,只见那门里走出一众僧来。你看他怎生模样:头戴左笄帽,身穿无垢衣。铜环双坠耳,绢带束腰围。草履行来稳,木鱼手内提。口中常作念,般若总皈依。三藏见了,侍立门旁,道个问讯,那和尚连忙答礼,笑道失瞻,问:“是那里来的?请入方丈献茶。”三藏道:“我弟子乃东土钦差,上雷音寺拜佛求经。至此处天色将晚,欲借上刹一宵。”那和尚道:“请进里坐,请进里坐。”三藏方唤行者牵马进来。那和尚忽见行者相貌,有些害怕,便问:“那牵马的是个甚么东西?”三藏道:“悄言!悄言!他的性急,若听见你说是甚么东西,他就恼了。他是我的徒弟。”

诗句:
上刹-园隐翠窝,招提胜景赛婆婆。
果然净土人间少,天下名山僧占多。

译文:
在一座庄严的寺院前驻足观看,只见层层殿阁、廊房错落有致,三山门外彩云缭绕;钟鼓楼高耸入云,塔峻挺拔。安禅的僧人静心修行,啼鸟的叫声也显得十分悠然自得。这清虚的道场确实少见,世上的名山大都被僧人占据。

注释:
“上刹”指的是佛教中的高级宗教场所或寺院。
“园”指庭院,这里用来形容寺院内的景色。
“翠窝”形容寺院周围树木茂密,色彩翠绿。
“招提胜景赛婆婆”意指这个寺院的景色胜过其他寺庙,如同婆婆一样美丽。
“净土人间少”意指真正的佛土(清净无染的地方)在人间难得一见。
“天下名山僧占多”意指许多著名的山峰都被僧人占据作为修行之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寺院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僧侣生活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宗教氛围。诗中的“上刹-园”和“招提”都是佛教用语,前者泛指所有佛寺,后者特指印度的古都舍那罗婆国(今尼泊尔境内)。“胜景赛婆婆”则形象地表达了寺院风景之美无与伦比。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这种宗教圣地的感慨,认为真正的净土难以寻觅,而世间众多的名山多被僧人占据,反映了诗人对于宗教与世俗纷争的看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