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女子笑吟吟,忙陪俏语道:“师父,我丈夫在山北凹里,带几个客子锄田。这是奴奴煮的午饭,送与那些人吃的。只为五黄六月,无人使唤,父母又年老,所以亲身来送。忽遇三位远来,却思父母好善,故将此饭斋僧,如不弃嫌,愿表芹献。”三藏道:

“善哉!善哉!我有徒弟摘果子去了,就来,我不敢吃。假如我和尚吃了你饭,你丈夫晓得,骂你,却不罪坐贫僧也?”那女子见唐僧不肯吃,却又满面春生道:“师父啊,我父母斋僧,还是小可;我丈夫更是个善人,一生好的是修桥补路,爱老怜贫。但听见说这饭送与师父吃了,他与我夫妻情上,比寻常更是不同。”三藏也只是不吃,旁边却恼坏了八戒。那呆子努着嘴,口里埋怨道:“天下和尚也无数,不曾象我这个老和尚罢软!现成的饭三分儿倒不吃,只等那猴子来,做四分才吃!”他不容分说,一嘴把个罐子拱倒,就要动口。

诗句

那女子笑吟吟,忙陪俏语道:“师父,我丈夫在山北凹里,带几个客子锄田。这是奴奴煮的午饭,送与那些人吃的。只为五黄六月,无人使唤,父母又年老,所以亲身来送。忽遇三位远来,却思父母好善,故将此饭斋僧,如不弃嫌,愿表芹献。”

译文

那女子微笑着,急忙陪笑着对唐僧说:“师父,我的丈夫在山的北面山凹里,带着几个仆人在田间劳作。这是我亲手煮的午餐,送给那些需要的人吃。因为现在是五月天,没有其他人可以帮忙,而且我的父母年纪也大了,所以我亲自送来。突然遇到了三位远方而来的客人,想到你们父母的善良,所以我把饭送给和尚们吃。如果你们不嫌弃的话,我很愿意用芹菜来表达我的敬意。”

注释

  • “笑吟吟”: 形容女子面带微笑的样子。
  • “忙陪俏语”: 表示女子急切而礼貌地回应。
  • “师父”: 是对僧人的称呼。
  • “我丈夫”: 指女子的丈夫。
  • “摘果子去了”: 暗示唐僧师徒正在进行的活动。
  • “斋僧”: 佛教用语,指施舍食物给僧侣。
  • “贫僧”: 是自称,意为“贫苦的僧侣”。
  • “善哉”, “善哉”: 赞叹的语气词,用于表示赞美或肯定。
  • “斋僧”: 佛教用语,指施食给僧侣。
  • “修桥补路”: 描述男子乐于助人的美德。
  • “爱老怜贫”: 形容人对老人和穷人的关心和同情。
  • “比寻常更是不同”: 意味着夫妻间的关系比普通要好得多。
  • “四分”: 这里指的是食物的一部分,可能是指饭菜的一半或四分之三。
  • “拱倒”: 用力推倒的动作。
  • “动口”: 开始吃东西。

赏析

这首诗通过女子的语言表达了其对唐僧及其徒弟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夫妇之间深厚感情的描述。诗中的女子表现出了对唐僧及其徒弟的尊重和感谢,同时也展示了她丈夫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此外,通过对食物的描述和对天气状况的叙述,诗歌营造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人物描绘和对话,展现了古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以及深厚的情感纽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