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有吃的了。”那长老问甚东西,行者道:“这里没人家化饭,那南山有一片红的,想必是熟透了的山桃,我去摘几个来你充饥。”三藏喜道:“出家人若有桃子吃,就为上分了,快去!”
行者取了钵盂,纵起祥光,你看他-斗幌幌,冷气飕飕,须臾间,奔南山摘桃不题。
却说常言有云: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果然这山上有一个妖精,孙大圣去时,惊动那怪。他在云端里,踏着陰风,看见长老坐在地下,就不胜欢喜道:“造化!造化!几年家人都讲东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
有人吃他一块肉,长寿长生。真个今日到了。”那妖精上前就要拿他,只见长老左右手下有两员大将护持,不敢拢身。他说两员大将是谁?说是八戒、沙僧。八戒、沙僧虽没甚么大本事,然八戒是天蓬元帅,沙僧是卷帘大将,他的威气尚不曾泄,故不敢拢身。妖精说:“等我且戏他戏,看怎么说。”
诗句:
师父,有吃的了。
那长老问甚东西,行者道:“这里没人家化饭,那南山有一片红的,想必是熟透了的山桃,我去摘几个来你充饥。”三藏喜道:“出家人若有桃子吃,就为上分了,快去!”
译文:
“师父,我找到了可以吃的东西。”那长老问道是什么,孙悟空回答道:“这里没有人家做饭,南山上有一片红色的,我想应该是熟透的山桃,我去摘一些来给你充饥。”唐僧很高兴地说道:“出家人如果能吃到桃子,就非常幸运了,快去吧!”
注释:
- 师父: 对唐僧的尊称。
- 长老: 对僧人的尊称。
- 行者: 孙悟空的自称。
- 这: 指代前文提到的南山。
- 那南山: 指南山。
- 红的: 形容山桃花颜色鲜艳。
- 必得: 必须得到。
- 上分: 非常幸运的意思。
- 斗幌幌: 形容云雾缭绕的景象。
- 冷气飕飕: 形容寒风刺骨的感觉。
- 奔南山: 快速向南山跑去。
- 常言有云: 俗语中有这样的话。
- 那妖精: 指文中的妖怪。
- 造化: 指意外之喜或好运气。
- 阴风: 形容风势凶猛。
- 东土的唐和尚取大乘: 指的是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
- 金蝉子化身: 金蝉子是道教中一个人物,被认为曾是玉皇大帝的转世灵童,后来因罪被贬为金蝉,再降为马蜂。
- 真个今日到了: 真的来到了这里。
- 天蓬元帅: 天蓬元帅是道教中的一位神仙,负责掌管天河的水兵。
- 卷帘大将: 卷帘大将也称作天蓬元帅,同样是道教神话中的人物。
- 他威气尚不曾泄: 他的威严和气势还没有完全显露出来。
- 妖精: 指文中所说的妖怪。
- 且戏他戏: 意思是暂且戏弄他一会儿看看。
- 八戒、沙僧: 分别是猪刚鬣和沙悟净的昵称。
- 左右手下: 在古代汉语中,表示周围的侍从或者随从人员。
- 威气: 威严的气势。
- 敢: 敢于。
- 看怎么说: 意思是要看他怎样回应。
赏析:
《西游记》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古典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在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中,通过对唐僧与妖怪的互动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场面。故事开始于唐僧一行遭遇饥饿,而孙悟空则前往南山采摘熟透的山桃花作为食物。当唐僧看到桃子时,非常高兴,并赞扬孙悟空能够找到食物,而孙悟空则表现出一种机敏和乐观的态度。接下来,故事转入紧张的情节,妖怪出现并试图捉拿唐僧和孙悟空,但被他们的护法神将击退,显示出孙悟空和猪八戒、沙悟净的保护能力。通过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孙悟空的智慧和勇气,还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对忠诚和勇敢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