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自此一言,就是晦气到了:果然信那呆子撺唆,手中捻诀,口里念咒,行者就叫:“头疼!头疼!莫念!莫念!有话便说。”唐僧道:“有甚话说!出家人时时常要方便,念念不离善心,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你怎么步步行凶,打死这个无故平人,取将经来何用?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你教我回那里去?”唐僧道:“我不要你做徒弟。”行者道:“你不要我做徒弟,只怕你西天路去不成。”唐僧道:“我命在天,该那个妖精蒸了吃,就是煮了,也算不过。终不然,你救得我的大限?
你快回去!”行者道:“师父,我回去便也罢了,只是不曾报得你的恩哩。”唐僧道:“我与你有甚恩?”那大圣闻言,连忙跪下叩头道:“老孙因大闹天宫,致下了伤身之难,被我佛压在两界山,幸观音菩萨与我受了戒行,幸师父救脱吾身,若不与你同上西天,显得我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原来这唐僧是个慈悯的圣僧,他见行者哀告,却也回心转意道:“既如此说,且饶你这一次,再休无礼。如若仍前作恶,这咒语颠倒就念二十遍!”行者道:“三十遍也由你,只是我不打人了。”却才伏侍唐僧上马,又将摘来桃子奉上。唐僧在马上也吃了几个,权且充饥。
这首诗是《西游记》第二十七回中的一节,描述了唐僧、孙悟空和猪八戒在西天取经路上的一次冲突。下面是对诗句的逐条解释:
- 三藏自此一言,就是晦气到了:
- 唐僧因为孙悟空的行为而感到烦恼,认为这是不祥之兆。
- 果然信那呆子撺唆,手中捻诀,口里念咒,行者就叫:“头疼!头疼!莫念!莫念!有话便说。”
- 孙悟空因被唐僧责怪而生气,开始施展法力,导致唐僧感到头疼。
- 唐僧道:“有甚话说!出家人时时常要方便,念念不离善心,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你怎么步步行凶,打死这个无故平人,取将经来何用?你回去罢!”
- 唐僧责备孙悟空,指出他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并要求他停止这种行为。
- 行者道:“师父,你教我回那里去?”
- 孙悟空询问唐僧让他去哪里。
- 唐僧道:“我不要你做徒弟。”
- 唐僧拒绝让孙悟空继续跟随他。
- 行者道:“你不要我做徒弟,只怕你西天路去不成。”
- 孙悟空表示如果唐僧不再让他做徒弟,他将无法完成取经的任务。
- 唐僧道:“我命在天,该那个妖精蒸了吃,就是煮了,也算不过。终不然,你救得我的大限?你快回去!”
- 唐僧认为自己的命运已定,即使孙悟空帮助他也能救回他的性命,但他仍然希望孙悟空离开。
- 行者道:“师父,我回去便也罢了,只是不曾报得你的恩哩。”
- 孙悟空表示他还没有报答唐僧对他的恩情。
- 唐僧道:“我与你有甚恩?”那大圣闻言,连忙跪下叩头道:“老孙因大闹天宫,致下了伤身之难,被我佛压在两界山,幸观音菩萨与我受了戒行,幸师父救脱吾身,若不与你同上西天,显得我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
- 孙悟空向唐僧表达了他对唐僧的感激之情。
- 原来这唐僧是个慈悯的圣僧,他见行者哀告,却也回心转意道:“既如此说,且饶你这一次,再休无礼。如若仍前作恶,这咒语颠倒就念二十遍!”
- 唐僧虽然原谅了孙悟空,但要求他以后不要再无礼。
- 行者道:“三十遍也由你,只是我不打人了。”却才伏侍唐僧上马,又将摘来桃子奉上。唐僧在马上也吃了几个,权且充饥。
- 孙悟空答应以后不再打人,并奉上自己摘的桃子给唐僧充饥。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话形式展现了唐僧、孙悟空和猪八戒之间的误会和和解。唐僧因为孙悟空的错误行为而感到愤怒,但孙悟空的解释和道歉最终使得两人的关系得以修复。诗中使用了许多象征性的描述,如“晦气”、“行凶”、“施法”、“咒语”等,以及直接的对话,使诗歌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通过对唐僧和孙悟空的性格特点的描写,反映了他们的不同性格和命运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