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那妖精,脱命升空。原来行者那一棒不曾打杀妖精,妖精出神去了。他在那云端里,咬牙切齿,暗恨行者道:“几年只闻得讲他手段,今日果然话不虚传。那唐僧已此不认得我,将要吃饭。若低头闻一闻儿,我就一把捞住,却不是我的人了?
不期被他走来,弄破我这勾当,又几乎被他打了一棒。若饶了这个和尚,诚然是劳而无功也,我还下去戏他一戏。”
好妖精,按落陰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拄着一根弯头竹杖,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八戒见了,大惊道:“师父!不好了!那妈妈儿来寻人了!”唐僧道:
“寻甚人?”八戒道:“师兄打杀的,定是他女儿。这个定是他娘寻将来了。”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说!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断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来。”好行者,拽开步,走近前观看,那怪物:假变一婆婆,两鬓如冰雪。走路慢腾腾,行步虚怯怯。弱体瘦伶仃,脸如枯菜叶。
这首诗是《西游记》第二十七回中的一段,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遇到一只妖怪。妖怪没有被打杀,但被孙悟空识破了身份。妖怪想要趁机捉走唐僧,但被孙悟空及时制止。
诗句释义:
- “却说那妖精,脱命升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那个妖精挣脱了束缚,飞上了天空。”脱命”指的是从困境或束缚中解脱出来。
- 关键词:脱命、升空
- 原来行者那一棒不曾打杀妖精,妖精出神去了。:这里说的是原来孙悟空用棒子打妖怪时并没有杀死他,而是让妖怪逃走了。”出神”意味着离开原地,不再关注。
- 关键词:未打杀、出神
- 他在那云端里,咬牙切齿,暗恨行者道:“几年只闻得讲他手段,今日果然话不虚传。:这里的妖精在云层中愤怒地咬牙切齿,对孙悟空的能力表示怀疑,并认为他的话是不实的。”多年只听说了他的手段,今日果然不虚传”,表明妖精认为孙悟空的实力超出了自己的预期。
- 关键词:咬牙切齿、暗恨、话不虚传
- 若要低头闻一闻儿,我就一把捞住,却不是我的人了?:这句话表达了妖精对唐僧的贪婪和企图占有的欲望。她想要趁唐僧不注意时将他抓住。
- 关键词:低头闻、捞住、人了
- 不期被他走来,弄破我这勾当,又几乎被他打了一棒。:这里描述了妖精偶然来到唐僧身边,破坏了妖精的计划,并且差点被孙悟空打败。
- 关键词:不期、弄破、勾当、打、棒
- 好妖精,按落陰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拄着一根弯头竹杖,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这里描述了妖精变成一位慈祥的老妇人,接近唐僧。她的动作缓慢而谨慎,表情悲伤。
- 关键词:按落、阴云、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八旬、手拄、竹杖、一步一声、哭
- 八戒见了,大惊道:“师父!不好了!那妈妈儿来寻人了!”唐僧道:’寻甚人?’:这里八戒看到老妇人,误以为她是妖精的母亲或女儿,所以大为震惊。唐僧则询问她要找什么人。
- 关键词:大惊、见、八戒、师父、不好了、寻人
- “寻甚人?”八戒道:“师兄打杀的,定是他女儿。这个定是他娘寻将来了。”:这里八戒推测老妇人来找的是孙悟空的女儿或母亲,因为孙悟空杀了她的亲人。
- 关键词:寻人、八戒、师兄、打杀、女儿、娘
- 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说!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断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来。”:这里的孙悟空对八戒的话表示怀疑,因为他认为女子不可能在六十多岁时还能生孩子。
- 关键词:莫要胡说、兄弟、胡说、女子、十八岁、老妇、八十岁、六十多岁、生产
译文:
却说那只妖精,挣脱束缚后升上了天。原来孙悟空的那一棒没打死妖精,妖精就逃之夭夭。她在云层深处咬牙切齿,暗中怨恨孙悟空的能力。她怀疑孙悟空的话都是虚假的。她想趁师父不备的时候捉住他。然而,她没想到孙悟空会这么快赶到,差点就被打败。妖精变作一个慈祥的老妇人,接近了唐僧。她小心翼翼地行走,声音沙哑地哭泣。八戒见到她非常惊恐,以为她是妖精的母亲或女儿。孙悟空则怀疑她的请求是否合理。
赏析:
这段文字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复杂的场景,通过妖精的狡猾与孙悟空的机智对比,展现了师徒间的紧张关系。同时,它也揭示了人性中自私与贪婪的一面,以及面对困境时的无助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