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僧道:“哥啊,定不得吉凶哩。我们且去看来。”二人雄纠纠的到了门前,呀!闭着门哩。只见那门上横安了一块白玉石板,上镌着六个大字:“碗子山波月洞”。沙僧道:“哥啊,这不是甚么寺院,是一座妖精洞府也。我师父在这里,也见不得哩。”八戒道:“兄弟莫怕,你且拴下马匹,守着行李,待我问他的信看。”那呆子举着钯,上前高叫:“开门!开门!”那洞内有把门的小妖开了门,忽见他两个的模样,急怞身跑入里面报道:“大王!买卖来了!”老妖道:“那里买卖?”小妖道:“洞门外有一个长嘴大耳的和尚,与一个晦气色的和尚,来叫门了!”老妖大喜道:“是猪八戒与沙僧寻将来也!噫,他也会寻哩!怎么就寻到我这门上?既然嘴脸凶顽,却莫要怠慢了他。”叫:“取披挂来!”
诗句
沙僧道:“哥啊,定不得吉凶哩。我们且去看来。”
八戒道:“兄弟莫怕,你且拴下马匹,守着行李,待我问他的信看。”
那洞内有把门的小妖开了门,忽见他两个的模样,急怞身跑入里面报道:“大王!买卖来了!”
老妖道:“那里买卖?”
小妖道:“洞门外有一个长嘴大耳的和尚,与一个晦气色的和尚,来叫门了!”
老妖大喜道:“是猪八戒与沙僧寻将来也!噫,他也会寻哩!怎么就寻到我这门上?既然嘴脸凶顽,却莫要怠慢了他。”
叫:“取披挂来!”
译文
沙僧说道:“兄弟们,我们可不能确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先去看看再说。”
八戒说:“兄弟,别害怕,先把马和行李拴住,我去问他的消息。”
洞里的一个小妖开门后,看到他们的样子,急忙逃回洞内报告。
老妖非常高兴地说:“原来是猪八戒和沙僧来找我了!真没想到,他们也能找到这里。既然他们的面容如此凶恶,那就不要对他们过于热情。”
然后命令说:“快拿好兵器来!”
注释
- 沙僧: 唐僧的弟子之一,性格稳重,善于战斗。
- 八戒: 唐僧的弟子之一,性格憨厚,力大无穷。
- 波月洞: 位于“碗子山”之下的一个山洞,传说中藏有许多妖怪。
- 长嘴大耳: 形容人的嘴巴、耳朵较大,形象地描绘了沙僧的特征。
- 晦气色: 形容人面色难看,可能指猪八戒。
- 大王: 对妖王的尊称。
- 披挂: 指穿戴好战衣准备作战。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话形式展示了猪八戒和沙僧在未知情况下的警惕性和谨慎态度。诗中运用了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如“长嘴大耳”形容沙僧,“晦气色”形容猪八戒的脸色,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诗中的情节设置也体现了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冒险元素和神秘氛围。通过对场景的描述和对话的展开,不仅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也加深了读者对于故事情节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