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和尚大没理,既有徒弟,怎么不与他一同进来见朕?若到朝中,虽无中意赏赐,必有随分斋供。”三藏道:“贫僧那徒弟丑陋,不敢擅自入朝,但恐惊伤了陛下的龙体。”国王笑道:“你看你这和尚说话,终不然朕当怕他?”三藏道:“不敢说。我那大徒弟姓猪,法名悟能八戒,他生得长嘴獠牙,刚鬃扇耳,身粗肚大,行路生风。第二个徒弟姓沙,法名悟净和尚,他生得身长丈二,臂阔三停,脸如蓝靛,口似血盆,眼光闪灼,牙齿排钉。他都是这等个模样,所以不敢擅领入朝。”国王道:“你既这等样说了一遍,寡人怕他怎的?宣进来。”随即着金牌至馆驿相请。

那呆子听见来请,对沙僧道:“兄弟,你还不教下书哩,这才见了下书的好处。想是师父下了书,国王道:捎书人不可怠慢,一定整治筵宴待他。他的食肠不济,有你我之心,举出名来,故此着金牌来请。大家吃一顿,明日好行。”沙僧道:“哥啊,知道是甚缘故,我们且去来。”遂将行李马匹俱交付驿丞,各带随身兵器,随金牌入朝。早行到白玉阶前,左右立下,朝上唱个喏,再也不动。那文武多官,无人不怕,都说道:“这两个和尚,貌丑也罢,只是粗俗太甚!怎么见我王更不下拜,喏毕平身,挺然而立,可怪可怪!”八戒听见道:“列位,莫要议论,我们是这般。乍看果有些丑,只是看下些时来,却也耐看。”

诗句:

你这和尚大没理,既有徒弟,怎么不与他一同进来见朕?若到朝中,虽无中意赏赐,必有随分斋供。

译文:

你这个和尚真是胡说八道!既然有徒弟,为什么不带他一起来见我呢?要是到了朝廷,虽然不会有特别珍贵的礼物,但至少也会有简单的斋饭供应。

注释:

  • 你这和尚(你):指唐僧
  • 大没理:非常不合理
  • 既有徒弟:有徒弟
  • 怎不与他一同进来见朕:为什么不带着他一起进宫见我呢?
  • 若到朝中:要是到了朝廷
  • 虽无中意赏赐:虽然没有特别珍贵的礼物
  • 必有随分斋供:至少有简单的斋饭供应

赏析:
这首诗是《西游记》第二十九回“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中的一段对话。唐僧师徒四人在经过一条江流时,遇到了一位国王,国王想要请唐僧师徒入宫做客。然而唐僧担心自己的徒弟相貌丑陋而不被接纳,于是向国王解释了自己的顾虑。国王则认为唐僧的徒弟虽然外貌不佳,但性格粗犷豪爽,值得尊敬。这段对话展示了唐僧和八戒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对外界的看法和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