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长老却丢了锡杖,解下斗篷,整衣合掌,径入山门,只见两边红漆栏杆里面,高坐着一对金刚,装塑的威仪恶丑:一个铁面钢须似活容,一个燥眉圜眼若玲珑。左边的拳头骨突如生铁,右边的手掌——赛赤铜。金甲连环光灿烂,明盔绣带映飘风。西方真个多供佛,石鼎中间香火红。三藏见了,点头长叹道:“我那东土,若有人也将泥胎塑这等大菩萨,烧香供养啊,我弟子也不往西天去矣。”正叹息处,又到了二层山门之内,见有四大天王之相,乃是持国、多闻、增长、广目,按东北西南风调雨顺之意。进了二层门里,又见有乔松四树,一树树翠盖蓬蓬,却如伞状,忽抬头,乃是大雄宝殿。那长老合掌皈依,舒身下拜。拜罢起来,转过佛台,到于后门之下,又见有倒座观音普度南海之相。那壁上都是良工巧匠装塑的那些虾鱼蟹鳖,出头露尾,跳海水波潮耍子。长老又点头三五度,感叹万千声道:

心猿正处诸缘伏 劈破旁门见月明

这句诗描述了《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孙悟空在修炼过程中,经历了许多磨难,最终成为了一只拥有神通广大能力的猴子。这里的“心猿”指的是孙悟空,他正在经历各种考验和磨难,寻找着自己的道路。而“劈破旁门见月明”则形容了孙悟空勇敢地面对困难,突破重重阻碍,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即取回真经。

译文:我那弟子,如心猿般正处在诸多考验之中,努力寻找着自己前进的道路。

注释:心猿 - 指主人公孙悟空;诸缘伏 - 各种考验和磨难;劈破旁门 - 勇敢地面对困难,突破重重阻碍;见月明 - 找到自己的目标,即取得真经。

赏析:这句话体现了孙悟空在修行过程中的坚韧不拔和勇敢精神。他不断经历考验,勇往直前,最终成功完成了取经的任务。这不仅展现了他的强大实力,也反映了他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对孙悟空性格的赞美,他不畏艰难险阻,敢于挑战自我,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