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如此,收了去罢。若不是菩萨亲来,决不饶他性命。”那菩萨却念个咒,喝道:“畜生,还不皈正,更待何时!”那魔王才现了原身。菩萨放莲花罩定妖魔,坐在背上,踏祥光辞了行者。咦!
径转五台山上去,宝莲座下听谈经。毕竟不知那唐僧师徒怎的出城,且听下回分解——
诗
一粒金丹天上得,三年故主世间生。
既如此,收了去罢。若不是菩萨亲来,决不饶他性命。 那菩萨却念个咒,喝道:“畜生,还不皈正,更待何时!”那魔王才现了原身。菩萨放莲花罩定妖魔,坐在背上,踏祥光辞了行者。咦!
径转五台山上去,宝莲座下听谈经。
译文
从天上得来的一粒金丹,是三年前死去的主人所赐给的。
既然这样,就收了吧。如果不是菩萨亲自前来,我是不会放过他的。
那魔王才显露出本来面目。菩萨念了一个咒,喝到: “畜生,还不皈依正道,还要等什么时候!” 这时魔王才露出了本来面目。菩萨用莲花罩定住了妖魔,坐在自己的背上,乘着祥光离开了。
咦!他们径直转到了五台山。在宝莲座下听着经文。
注释
- 一粒金丹天上得 - 这描述的是唐僧(玄奘,法号三藏)从天上来取回的金丹,这是取得真经的重要道具,象征修行和悟性。
- 三年故主世间生 - 指的是三年前,即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唐僧曾得到过皇帝赐予的金铃作为信物(象征佛法),并因此得到了佛祖的指点和帮助。
- 既如此,收了去罢 - 表示已经确定事情的性质,决定不再宽容,要彻底处理。
- 若不是菩萨亲来,决不饶他性命 - 这句话表明,如果遇到困难或敌人,只有通过菩萨的帮助才能解决。
- 那魔王才现了原身 - 描述了魔王露出本来的面目,可能是在某种威胁或者困境中被迫展现出自己的真实身份。
- 菩萨放莲花罩定妖魔 - 使用莲花罩来制服妖魔,这是一种佛教仪式,象征着净化和保护。
- 坐于宝莲座下听谈经 - 在如来佛的宝莲座下聆听经文,表明修行者在寻求精神上的提升和指导。
- 径转五台山上去 - 直接前往五台山,五台山是佛教名山之一,与佛教文化紧密相关。
- 宝莲座下 - 宝莲座是佛教中的一个圣物,代表极高的地位和权威。
- 听谈经 - 表示在五台山上聆听佛法的讲解。
赏析
本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宗教色彩和神话色彩的画面,通过描写一个神秘事件的经过,反映了佛教的教义和对修行者的指导作用。诗中的“金丹”和“魔王”等元素,都与佛教的修炼和解脱紧密相关。整体而言,此诗展现了佛教中关于因果报应、救赎和智慧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