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坐得多少时?”三藏道:“我幼年遇方上禅僧讲道,那性命根本上,定性存神,在死生关里,也坐二三个年头。”行者道:“师父若坐二三年,我们就不取经罢。多也不上二三个时辰,就下来了。”三藏道:“徒弟呀,却是不能上去。”行者道:“你上前答应,我送你上去。”那长老果然合掌当胸道:“贫僧会坐禅。”国王教传旨立禅台。国家有倒山之力,不消半个时辰,就设起两座台,在金銮殿左右。

那虎力大仙下殿,立于阶心,将身一纵,踏一朵席云,径上西边台上坐下。行者拔一根毫毛,变做假象,陪着八戒沙僧立于下面,他却作五色祥云,把唐僧撮起空中,径至东边台上坐下。他又敛祥光,变作一个——虫,飞在八戒耳朵边道:“兄弟,仔细看着师父,再莫与老孙替身说话。”那呆子笑道:“理会得!

诗句:
1 “可坐得多少时?”三藏道:“我幼年遇方上禅僧讲道,那性命根本上,定性存神,在死生关里,也坐二三个年头。”

  1. 行者道:“师父若坐二三年,我们就不取经罢。多也不上二三个时辰,就下来了。”
  2. “长老呀,却是不能上去。”行者说:“你上前答应,我送你上去。”
  3. 那长老果然合掌当胸道:“贫僧会坐禅。”
  4. 国王教传旨立禅台。国家有倒山之力,不消半个时辰,就设起两座台,在金銮殿左右。
  5. 那虎力大仙下殿,立于阶心,将身一纵,踏一朵席云,径上西边台上坐下。
  6. 行者拔一根毫毛,变做假象,陪着八戒沙僧立于下面,他却作五色祥云,把唐僧撮起空中,径至东边台上坐下。
  7. 他又敛祥光,变作一个虫,飞在八戒耳朵边道:“兄弟,仔细看着师父,再莫与老孙替身说话。”
  8. 那呆子笑道:“理会得!”

译文:

  1. 三藏回答道:“我在年轻时曾遇到一位和尚讲道,那时的我性命的根本在于如何保持定力和精神集中,在生死的关键处也能静坐二到三年。”
  2. 行者则说:“师父如果能坐上两三年我们就不会去取经的了。最多不会超过两三个小时,我们就可以回来。”
  3. 三藏回应:“徒弟啊,我实在无法长时间坐在那里。”
  4. 行者说:“如果你能回答我的问题,我就帮你上去。”
  5. 于是长老合掌对天,声称自己能够坐禅。
  6. 国王下令设置禅台,凭借国家的强盛之力,没过多久就设置了两座。
  7. 接着大力士下台,登上西边的台子上座。
  8. 行者用一根毫毛变出自己的形象,陪伴八戒和沙僧站在一旁,自己化作五彩祥云,把唐僧升空带到东边的台子上坐好。
  9. 最后他收敛光芒,变成了一只虫子飞到八戒的耳边说:“兄弟,你要仔细观察师傅,千万不要和我换位置。”
  10. 八戒笑了:“放心吧!”

赏析: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通过描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展现了他们的修行历程和面对各种困难时的智慧与勇气。本诗节选自《西游记》第四十六回“外道弄强欺正法心猿显圣灭诸邪”,描绘了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唐僧免受外道干扰的情景,以及他们机智应对的方式。诗中孙悟空使用变化和法术帮助师父解决难题,显示出其聪明和机敏。同时,也体现了师徒之间深厚的信任和默契。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场景的描绘和人物动作的描述,生动地展示了取经路上的挑战与冒险,充满了戏剧性和趣味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