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火德星君,手执着一杆空旗,招回众将,会合天王等,坐于山南坡下,对行者道:“大圣啊,这个凶魔,真是罕见!我今折了火具,怎生是好?”行者笑道:“不须报怨,列位且请宽坐坐,待老孙再去去来。”天王道:“你又往那里去?”行者道:“那怪物既不怕火,断然怕水。常言道,水能克火。等老孙去北天门里,请水德星君施布水势,往他洞里一灌,把魔王-死,取物件还你们。”天王道:“此计虽妙,但恐连你师父都-杀也。”行者道:

“没事!-死我师,我自有个法儿教他活来。如今稽迟列位,甚是不当。”火德道:“既如此,且请行,请行。”

好大圣,又驾筋斗云,径到北天门外,忽抬头,见多闻天王向前施礼道:“孙大圣何往?”行者道:“有一事要入乌浩宫见水德星君,你在此作甚?”多闻道:“今日轮该巡视。”正说处,又见那庞刘苟毕四大天将,进礼邀茶。行者道:“不劳不劳!我事急矣!”遂别却诸神,直至乌浩宫,着水部众神即时通报。众神报道:“齐天大圣孙悟空来了。”水德星君闻言,即将查点四海五湖、八河四渎、三江九派并各处龙王俱遣退,整冠束带,接出宫门,迎进宫内道:“昨日可韩司查勘小宫,恐有本部之神,思凡作怪,正在此点查江海河渎之神,尚未完也,”行者道:“那魔王不是江河之神,此乃广大之精。先蒙玉帝差李天王父子并两个雷公下界擒拿,被他弄个圈子,将六件神兵套去。老孙无奈,又上彤华宫请火德星君帅火部众神放火,又将火龙火马等物,一圈子套去。我想此物既不怕火,必然怕水,特来告请星君,施水势,与我捉那妖精,取兵器归还天将。吾师之难,亦可救也。”水德闻言,即令黄河水伯神王:“随大圣去助功。”水伯自衣袖中取出一个白玉盂儿道:“我有此物盛水。”行者道:“看这盂儿能盛几何?妖魔如何-得?”水伯道:“不瞒大圣说。我这一盂,乃是黄河之水。半盂就是半河,一盂就是一河。”行者喜道:“只消半盂足矣。”遂辞别水德,与黄河神急离天阙。

这首诗出自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的第五十一回。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第一句:火德星君,手执着一杆空旗,招回众将,会合天王等,坐于山南坡下,对行者道:“大圣啊,这个凶魔,真是罕见!我今折了火具,怎生是好?”

  • 注释:火德星君,指的是五行中的“火”。他手持空旗(一种象征性的工具),召集其他将领和天庭的天王们。他们共同面对的是一只非常强大的妖怪,让孙悟空感到棘手。

第二句:行者笑道:“不须报怨,列位且请宽坐坐,待老孙再去去来。”

  • 注释:孙悟空(行者)用幽默的方式回应,表示自己会尽快解决问题,让众人不必担忧。

第三句:天王道:“你又往那里去?”

  • 注释:天王们询问孙悟空的计划或行动,显示出他们的关心和担心。

第四句:行者道:“那怪物既不怕火,断然怕水。常言道,水能克火。等老孙去北天门里,请水德星君施布水势,往他洞里一灌,把魔王-死,取物件还你们。”

  • 注释:孙悟空提出了一个巧妙的计划,即利用水的力量来对抗火属性的妖怪,这显示了他丰富的智慧和创造力。

第五句:天王道:“此计虽妙,但恐连你师父都-杀也。”

  • 注释:天王们虽然认同孙悟空的计划,但也表达了对可能伤害到孙悟空师父的担忧。

第六句:行者道:“没事!-死我师,我自有个法儿教他活来。如今稽迟列位,甚是不当。”

  • 注释:孙悟空以幽默的方式化解了紧张气氛,并承诺他会找到办法来救他师父。他也在强调自己不会拖延,希望尽快完成任务。

第七句:火德道:“既如此,且请行,请行。”

  • 注释:火德星君同意孙悟空的计划,并允许他去实施这个方案。

第八句:好大圣,又驾筋斗云,径到北天门外,忽抬头,见多闻天王向前施礼道:“孙大圣何往?”

  • 注释:孙悟空再次使用筋斗云迅速到达目的地,并向天王们展示自己的神通。

第九句至第十三句:行者道:“有一事要入乌浩宫见水德星君,你在此作甚?”多闻道:“今日轮该巡视。”正说处,又见那庞刘苟毕四大天将,进礼邀茶。

  • 注释:孙悟空告诉天王们自己有事要见水德星君,并询问天王们在做什么。同时,他遇到了四大天王和其他天将,展示了他的神通和地位。

第十四句至第十七句:行者道:“不劳不劳!我事急矣!”遂别却诸神,直至乌浩宫,着水部众神即时通报。众神报道:“齐天大圣孙悟空来了。”

  • 注释:孙悟空感谢天王们的招待,然后直接前往水德星君的宫殿。众神立即通报孙悟空的到来。

第十八句至第二十一句:水德闻言,即令黄河水伯神王:“随大圣去助功。”水伯自衣袖中取出一个白玉盂儿道:“我有此物盛水。”行者道:“看这盂儿能盛几何?妖魔如何-得?”水伯道:“不瞒大圣说。我这一盂,乃是黄河之水。半盂就是半河,一盂就是一河。”

  • 注释:水德星君命令手下的黄河水伯准备足够的水。水伯自信满满地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声称只需要半盂水就能解决问题。

第二十二句至第二十五句:行者喜道:“只消半盂足矣。”遂辞别水德,与黄河神急离天阙。

  • 注释:孙悟空非常满意,因为水伯的能力确实足够对付妖怪。于是,他感谢水伯并告别水德星君,与黄河神一起离开天宫。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孙悟空与水德星君之间的对话和行动,展现了孙悟空的智慧、勇气和对朋友的忠诚。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观念和神话传说元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