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那金-洞里火焰纷纷,唬得个兕大王魂不附体,急欠身开了房门,双手拿看圈子,东推东火灭,西推西火消,满空中冒烟突火,执着宝贝跑了一遍,四下里烟火俱熄。急忙收救群妖,已此烧杀大半,男男女女,收不上百十余丁;又查看藏兵之内,各件皆无;又去后面看处,见八戒、沙僧与长老还捆住未解,白龙马还在槽上,行李担亦在屋里。妖魔遂恨道:“不知是那个小妖不仔细,失了火,致令如此!”旁有近侍的告道:“大王,这火不干本家之事,多是个偷营劫寨之贼,放了那火部之物,盗了神兵去也。”老魔方然省悟道:“没有别人,断乎是孙悟空那贼!怪道我临睡时不得安稳!想是那贼猴变化进来,在我这-膊叮了两口。一定是要偷我的宝贝,见我抹勒得紧,不能下手,故此盗了兵器,纵着火龙,放此狠毒之心,意欲烧杀我也。贼猴啊!你枉使机关,不知我的本事!我但带了这件宝贝,就是入大海而不能溺,赴火池而不能焚哩!这番若拿住那贼,只把刮了点垛,方趁我心!”说着话,懊恼多时,不觉的鸡鸣天晓。

诗句:

  • “却说那金-洞里火焰纷纷” —— 这是一句描述场景的诗句,表明金-洞内发生了火灾。
  • “唬得个兕大王魂不附体” —— 描述了兕大王被吓到了,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 “急欠身开了房门” —— 形容兕大王急忙起身开门的情景。
  • “双手拿看圈子” —— 描绘了兕大王用双手拿着一个圆形的物体的动作。
  • “东推东火灭,西推西火消,满空中冒烟突火” —— 描述了兕大王试图将火焰扑灭的努力及其结果,整个场景如同烟火一般。
  • “执着宝贝跑了一遍” —— 表示兕大王为了扑灭火焰而奔跑的场景。
  • “四下里烟火俱熄” —— 整个场地因为火焰被扑灭而变得漆黑一片。
  • “又查看藏兵之内,各件皆无” —— 兕大王检查了藏兵的地方,但什么都没发现。
  • “又去后面看处,见八戒、沙僧与长老还捆住未解,白龙马还在槽上,行李担亦在屋里” —— 描述了兕大王在四处寻找悟空等人时的情况。
  • “妖魔遂恨道:”不知是那个小妖不仔细,失了火,致令如此!”” —— 这是兕大王对失火一事的抱怨和愤怒。
  • “旁有近侍的告道:”大王,这火不干本家之事,多是个偷营劫寨之贼,放了那火部之物,盗了神兵去也。”老魔方然省悟道:”” —— 近侍告诉兕大王,这场火灾可能是由外来的敌人所为,而不是自家起火。
  • “老魔方然省悟道:”” —— 这是兕大王听到近侍的话后的反应,他开始认识到自己的疏忽和判断失误。
  • “那火不由我自主” —— 兕大王意识到,这场火灾并非自己所能控制的。
  • “我但带了这件宝贝,就是入大海而不能溺,赴火池而不能焚哩!” —— 兕大王认为自己拥有宝物,可以抵御一切危险。
  • “这番若拿住那贼,只把刮了点垛,方趁我心!” —— 兕大王想要捉住孙悟空来满足自己的心愿。
  • “说着话,懊恼多时,不觉的鸡鸣天晓” —— 这是兕大王情绪激动,直到天色大亮才平静下来。

译文:
在那熊熊燃烧的金-洞中,兕大王感到恐惧到几乎无法自控。他急忙起身开门,双手拿着圈状的物品试图扑灭火焰,但却徒劳无功。四周充满了烟雾和火光,他不得不再次扑救,最终损失惨重。当他看到唐僧、八戒、沙僧以及长老仍然被捆绑着未能解救,而白龙马仍在水桶上未动,行李和担子也安然无恙时,他更加愤怒。他认为这场火灾一定是有人放火,于是责怪那些小偷。这时,近侍告诉他,这场火灾可能是由于外来敌人所为,并非自己家的过错。这使得兕大王恍然大悟。他意识到自己的疏忽和判断失误,并认为拥有宝物就能抵御一切。最后,他下定决心要捉住孙悟空以满足自己的私欲。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变化,展现了兕大王在火灾中惊慌失措、愤怒不已再到冷静反思的过程。诗中的火焰、烟雾和火光等元素营造了一种紧张恐怖的氛围,而兕大王的情绪变化则体现了人性的弱点和复杂性。此外,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