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圣正然观看那山,又只见背阴处,有一所庄院,忽闻得犬吠之声。大圣下山,径至庄所,却也好个去处。看那:

小桥通活水,茅舍倚青山。

村犬汪篱落,幽人自往还。

不时来至门首,见一个老道人盘坐在绿茵之上。大圣放下瓦钵,近前道问讯。那道人欠身还礼道:「那方来者?至小庵有何勾当?」行者道:「贫僧乃东土大唐钦差西天取经者。因我师父误饮了子母河之水,如今腹疼肿胀难禁。问及土人,说是结成胎气,无方可治。访得解阳山破儿洞有落胎泉可以消得胎气。故此特来拜见如意真仙,求些泉水,搭救师父。累烦老道指引指引。」那道人笑道:「此间就是破儿洞,今改为聚仙庵了。我却不是别人,即是如意真仙老爷的大徒弟。你叫做甚么名字?待我好与你通报。」行者道:「我是唐三藏法师的大徒弟,贱名孙悟空。」那道人问曰:「你的花红、酒礼都在那里?」行者道:「我是个过路的挂搭僧,不曾办得来。」道人笑道:「你好痴呀,我老师父护住山泉,并不曾白送与人。你回去办将礼来,我好通报。不然请回。莫想,莫想。」行者道:「人情大似圣旨。你去说我老孙的名字,他必然做个人情,或者连井都送我也。」

诗句解析与译文诗句:小桥通活水,茅舍倚青山。村犬汪篱落,幽人自往还。不时来至门首,见一个老道人盘坐在绿茵之上。

译文:一座小桥流淌着清澈的活水,茅草房倚靠在青翠的山峦之间。不时地,村庄中的狗吠声此起彼伏,一位隐居的人在来回穿行于篱笆间。

注释

  • 小桥通活水:描述小桥连接的是流水,暗示着某种生机或生命之源。
  • 茅舍倚青山:描绘了简朴的住所,背靠青山,可能象征着自然和朴素的生活方式。
  • 村犬汪篱落:村里的狗叫声连绵不断,可能代表着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自由。
  • 幽人自往还:隐居的人自己往来穿梭于自然之中,体现了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平和。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刻画了一个宁静的乡村景象,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传达了一种远离尘嚣、接近自然的精神追求。诗中没有直接讲述大圣孙悟空的故事,而是通过一个普通的隐士形象,间接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这种写法使得诗歌更加含蓄深远,让读者可以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丰富的联想,体会作者的情感寄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