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在马上,见打倒许多人,慌的放马奔西。猪八戒与沙和尚,紧随鞭镫而去。行者问那不死带伤的贼人道:“那个是那杨老儿的儿子?”那贼哼哼的告道:“爷爷,那穿黄的是!”行者上前,夺过刀来,把个穿黄的割下头来,血淋淋提在手中,收了铁棒,拽开云步,赶到唐僧马前,提着头道:“师父,这是杨老儿的逆子,被老孙取将首级来也。”三藏见了,大惊失色,慌得跌下马来,骂道:“这泼猢狲唬杀我也!快拿过!快拿过!”八戒上前,将人头一脚踢下路旁,使钉钯筑些土盖了。沙僧放下担子,搀着唐僧道:“师父请起。”那长老在地下正了性,心中念起《紧箍儿咒》来,把个行者勒得耳红面赤,眼胀头昏,在地下打滚,只教:“莫念!莫念!”那长老念彀有十余遍,还不住口。行者翻筋斗,竖蜻蜓,疼痛难禁,只叫:“师父饶我罪罢!有话便说,莫念!莫念!”三藏却才住口道:“没话说,我不要你跟了,你回去罢!”行者忍疼磕头道:“师父,怎的就赶我去耶?”三藏道:“你这泼猴,凶恶太甚,不是个取经之人。昨日在山坡下,打死那两个贼头,我已怪你不仁。及晚了到老者之家,蒙他赐斋借宿,又蒙他开后门放我等逃了性命,虽然他的儿子不肖,与我无干,也不该就枭他首,况又杀死多人,坏了多少生命,伤了天地多少和气。屡次劝你,更无一毫善念,要你何为!快走!快走!免得又念真言!”行者害怕,只教:“莫念,莫念!我去也!”说声去,一路筋斗云,无影无踪,遂不见了。咦!这正是:心有凶狂丹不熟,神无定位道难成。毕竟不知那大圣投向何方,且听下回分解——

诗句

三藏在马上,见打倒许多人,慌的放马奔西。猪八戒与沙和尚,紧随鞭镫而去。行者问那不死带伤的贼人道:“那个是那杨老儿的儿子?”那贼哼哼的告道:“爷爷,那穿黄的是!”行者上前,夺过刀来,把个穿黄的割下头来,血淋淋提在手中,收了铁棒,拽开云步,赶到唐僧马前,提着头道:“师父,这是杨老儿的逆子,被老孙取将首级来也。”三藏见了,大惊失色,慌得跌下马来,骂道:“这泼猢狲唬杀我也!快拿过!快拿过!”八戒上前,将人头一脚踢下路旁,使钉钯筑些土盖了。沙僧放下担子,搀着唐僧道:“师父请起。”那长老在地下正了性,心中念起《紧箍儿咒》来,把个行者勒得耳红面赤,眼胀头昏,在地下打滚,只教:“莫念!莫念!”那长老念彀有十余遍,还不住口。行者翻筋斗,竖蜻蜓,疼痛难禁,只叫:“师父饶我罪罢!有话便说,莫念!莫念!”

译文

三藏骑马时看到倒下许多人,急忙策马向西逃走。猪八戒和沙和尚紧随在后。行者询问那受伤未死的人是谁,那人告诉他是杨老的儿子。行者上前夺过他的刀,把他斩首,提着头跑向三藏报告:“师父,这就是杨老的不肖之子,我已经将他斩下了头颅。”三藏大惊失色,吓得摔下马来,怒斥:“这个顽猴吓死我了!快拿过来!快拿过来!”八戒上去,把人头踢到路边,用钉耙填埋。沙僧放下包袱,搀扶着三藏道:“师父,请您起来。”长老在地上平复情绪后念动《紧箍咒》,行者感到疼痛难耐,翻筋斗、竖蜻蜓都无济于事。三藏念咒不止,行者痛得翻滚不已,求饶:“师父,别念了!有事直说吧,别再念这些咒语啦!”三藏这才停下来。行者哀求道:“师父,您为什么要赶我走呢?”三藏说:“你这猴头太凶残,不是取经的好弟子。昨天在山坡上打死那两个贼头,我就对你不满。晚上你来到老者家借宿,虽然没吃晚饭,但还让你进了大门。可他儿子不孝顺,与你无关。你还不该杀死那么多人,坏了多少性命,破坏了天地间的和谐。你多次劝阻我,却毫无悔意,还要我如何?你还是走吧,走吧!免得又念真言!”行者害怕了,请求道:“别念了,别念了!我走就是!”说完就一路筋斗云飞走了,消失不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孙悟空在唐僧一行人遇险时的反应。孙悟空因为性格暴烈和缺乏对佛法的理解,在面对困境时显得急躁而冲动。唐僧的责怪也是基于他对孙悟空行为的失望和对他的误解。然而,孙悟空的反抗和最终的选择逃跑反映了他在压力和误解中的痛苦和无助。诗中的“心有凶狂丹不熟”和“神无定位道难成”表达了孙悟空内心的挣扎和困惑。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对话和紧张的场景展现了师徒之间的冲突和理解的过程,同时也反映了佛教修行中的困难和挑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