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讲处,只见白鹦哥飞来飞去,知是菩萨呼唤,木叉与善财遂向前引导,至宝莲台下。行者望见菩萨,倒身下拜,止不住泪如泉涌,放声大哭。菩萨教木叉与善财扶起道:“悟空,有甚伤感之事,明明说来,莫哭莫哭,我与你救苦消灾也。”行者垂泪再拜道:“当年弟子为人,曾受那个气来?自蒙菩萨解脱天灾,秉教沙门,保护唐僧往西天拜佛求经,我弟子舍身拚命,救解他的魔障,就如老虎口里夺脆骨,蛟龙背上揭生鳞。只指望归真正果,洗业除邪,怎知那长老背义忘恩,直迷了一片善缘,更不察皂白之苦!”菩萨道:“且说那皂白原因来我听。”行者即将那打杀草寇前后始终,细陈了一遍。却说唐僧因他打死多人,心生怨恨,不分皂白,遂念《紧箍儿咒》,赶他几次,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特来告诉菩萨。菩萨道:“唐三藏奉旨投西,一心要秉善为僧,决不轻伤性命。似你有无量神通,何苦打死许多草寇!草寇虽是不良,到底是个人身,不该打死,比那妖禽怪兽、鬼魅精魔不同。那个打死,是你的功绩;这人身打死,还是你的不仁。但祛退散,自然救了你师父,据我公论,还是你的不善。”行者噙泪叩头道:“纵是弟子不善,也当将功折罪,不该这般逐我。万望菩萨舍大慈悲,将《松箍儿咒》念念,褪下金箍,交还与你,放我仍往水帘洞逃生去罢!”菩萨笑道:“《紧箍儿咒》,本是如来传我的。当年差我上东土寻取经人,赐我三件宝贝,乃是锦-袈裟、九环锡杖、金紧禁三个箍儿,秘授与咒语三篇,却无甚么《松箍儿咒》。”行者道:“既如此,我告辞菩萨去也。”
诗句:
正讲处,只见白鹦哥飞来飞去,知是菩萨呼唤,木叉与善财遂向前引导,至宝莲台下。行者望见菩萨,倒身下拜,止不住泪如泉涌,放声大哭。菩萨教木叉与善财扶起道:“悟空,有甚伤感之事,明明说来,莫哭莫哭,我与你救苦消灾也。”
译文:
正当谈话之际,忽然看到白鹤飞翔,知道是菩萨在召唤,木叉和善财就上前引导,来到了宝莲台之下。孙悟空一看见菩萨,便立刻跪倒在地,哭泣不已,眼泪像泉水一样涌出。菩萨叫木叉和善财搀扶他起来说:“孙悟空,有什么伤心事,快说出来,不要哭了,我和你一起去消除灾难。”
注释:
- “正讲处”:指正在进行的谈话或讨论的地方。
- “白鹦哥飞来飞去”:指白鹤在空中飞舞,象征着使者或信息的到来。
- “知是菩萨呼唤”:知道是菩萨在召唤。
- “木叉与善财遂向前引导”:木叉和善财两人就往前走了引路。
- “至宝莲台下”:到了宝莲台下面。
- “却无甚么《松箍儿咒》”: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叫做《松箍儿咒》的东西。
- “袈裟、九环锡杖、金紧禁三个箍儿”:这是孙悟空得到佛祖赐予的三件宝物。
- “秘授与咒语三篇”:佛祖把咒语密传给了他。
- “止不住泪如泉涌”:止不住泪水如同泉水一样涌出。
- “莫哭莫哭”:不要哭了,不要哭了。
- “我与你救苦消灾”:我会帮你消除痛苦,解除灾祸。
- “有甚伤感之事,明明说来”:有什么让人伤心的事,快告诉我。
- “止不住泪如泉涌”:止不住泪水如同泉水一样涌出。
- “放声大哭”:大声地哭。
- “菩萨教木叉与善财扶起道”:菩萨叫木叉和善财搀扶着他起来。
赏析:
这段对话体现了孙悟空对唐僧的怨恨以及他对菩萨的求助。通过描述场景和对话,我们可以感受到孙悟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他既想为师父赎罪,又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权利和能力。同时,这段对话也展现了菩萨的智慧和慈悲,她没有因为孙悟空的过错而惩罚他,而是给予他机会和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