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八戒托着钵盂,只奔山南坡下,忽见山凹之间,有一座草舍人家。原来在先看时,被山高遮住,未曾见得;今来到边前,方知是个人家。呆子暗想道:“我若是这等丑嘴脸,决然怕我,枉劳神思,断然化不得斋饭。须是变好!须是变好!”好呆子,捻着诀,念个咒,把身摇了七八摇,变作一个食痨病黄胖和尚,口里哼哼喷喷的,挨近门前,叫道:“施主,厨中有剩饭,路上有饥人。贫僧是东土来往西天取经的,我师父在路饥渴了,家中有锅巴冷饭,千万化些儿救口。”原来那家子男人不在,都去插秧种谷去了,只有两个女人在家,正才煮了午饭,盛起两盆,却收拾送下田,锅里还有些饭与锅巴,未曾盛了。那女人见他这等病容,却又说东土往西天去的话,只恐他是病昏了胡说,又怕跌倒,死在门首,只得哄哄翕翕,将些剩饭锅巴,满满的与了一钵。呆子拿转来,现了本象,径回旧路。正走间,听得有人叫“八戒”。八戒抬头看时,却是沙僧站在山崖上喊道:“这里来!这里来!”及下崖,迎至面前道:“这涧里好清水不舀,你往那里去的?”八戒笑道:“我到这里,见山凹子有个人家,我去化了这一钵干饭来了。”沙僧道:“饭也用着,只是师父渴得紧了,怎得水去?”八戒道:“要水也容易,你将衣襟来兜着这饭,等我使钵盂去舀水。”

诗句

西游记第五十七回: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

译文

《西游记》第57回中,真悟空在落伽山诉说苦衷,而假猴王却在水帘洞中整理文字。

注释

  • 落伽山:位于中国的佛教名山,传说是如来佛祖的道场。
  • 真行者:指孙悟空,真悟空(真经行者)是唐僧的弟子之一,他因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而立下无数功劳。
  • 假猴王:指假扮成孙悟空的妖怪,其行为与孙悟空截然不同,常被用来代表那些表面和善而内心狡猾、欺骗他人的角色。
  • 水帘洞:出自《西游记》,是花果山水帘洞的简称,这里是孙悟空的家,也是他与群猴生活的场所,这里也暗示了真假猴王之间的对立。
  • 誊文:原指抄写文字的工作,这里比喻对文字或信息的整理工作。

赏析

此段诗通过描绘孙悟空和假猴王的行为及所处的情境来反映人物性格的差异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孙悟空在落伽山的诉苦表现了他的忠诚与坚毅,而假猴王则通过在水帘洞中进行文书工作,展现了他的另一面——狡诈与不诚实。这种对比不仅凸显了两位角色的性格特点,也为读者提供了对复杂人际关系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此外,诗中通过“八戒”与“沙僧”的对话也展示了师徒间的互动和情感纽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