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谢了盛宴,国王又留住道:“这一席聊表圣僧获怪之功。”教光禄寺:“快翻席到建章宫里,再请圣僧定捕贼首,取宝归塔之计。”三藏道:“既要捕贼取宝,不劳再宴,贫僧等就此辞王,就擒捉妖怪去也。”国王不肯,一定请到建章宫,又吃了一席。国王举酒道:“那位圣僧帅众出师,降妖捕贼?”三藏道:“教大徒弟孙悟空去。”大圣拱手应承。国王道:“孙长老既去,用多少人马?几时出城?”八戒忍不住高声叫道:“那里用什么人马!又那里管什么时辰!趁如今酒醉饭饱,我共师兄去,手到擒来!”三藏甚喜道:“八戒这一向勤紧啊!”行者道:“既如此,着沙僧弟保护师父,我两个去来。”那国王道:“二位长老既不用人马,可用兵器?”八戒笑道:“你家的兵器,我们用不得。我弟兄自有随身器械。”国王闻说,即取大觥来,与二位长老送行。孙大圣道:“酒不吃了,只教锦衣卫把两个小妖拿来,我们带了他去做凿眼。”国王传旨,即时提出。二人挟着两个小妖,驾风头,使个摄法,径上东南去了。噫!他那君臣一见腾风雾,才识师徒是圣僧。毕竟不知此去如何擒获,且听下回分解。

诗句

  1. 三藏谢了盛宴:唐僧对国王的热情款待表示感谢。
  2. 国王又留住道:国王再次留唐僧继续享用晚宴。
  3. 这一席聊表圣僧获怪之功:这一顿宴席是作为感谢唐僧在降妖捉贼中取得胜利的酬谢。
  4. 教光禄寺快翻席到建章宫里:国王命令光禄寺将宴席搬到建章宫。
  5. 再请圣僧定捕贼首,取宝归塔之计:国王再次邀请唐僧,希望他制定捉拿盗贼首领,夺取宝贝并归还给寺庙的计划。
  6. 三藏道:唐僧回答说。
  7. 贫僧等就此辞王:唐僧和他的弟子们决定离开国王,去执行任务。
  8. 就擒捉妖怪去也:他们打算直接去捕捉妖怪。
  9. 那君臣一见腾风雾:国王和臣子们看到唐僧师徒腾云驾雾而来。
  10. 才识师徒是圣僧:国王终于认出了唐僧是圣僧(即高僧)。
  11. 噫!他那君臣一见腾风雾,才识师徒是圣僧。:感叹国王和臣子们终于认识到了唐僧的身份。

译文与注释

  • 三藏谢了盛宴:唐僧向国王表达感激之情,感谢其热情招待。
  • 国王又留住道:国王再次留下唐僧继续用餐以示友好。
  • 这一席聊表圣僧获怪之功:宴会是为了庆祝唐僧成功降伏妖怪。
  • 教光禄寺快翻席到建章宫里:国王命令光禄寺将宴席移到建章宫。
  • 再请圣僧定捕贼首,取宝归塔之计:国王希望唐僧能制定一个抓捕盗贼头领、夺回宝物的计划。
  • 三藏道:表示同意国王的建议。
  • 贫僧等就此辞王:唐僧和他的徒弟们决定不再逗留,准备立即出发。
  • 就擒捉妖怪去也:他们打算直接去捕捉妖怪。
  • 那君臣一见腾风雾:国王和大臣们看到唐僧师徒腾云驾雾而来。
  • 才识师徒是圣僧:国王最终确认了唐僧的身份。
  • 噫!他那君臣一见腾风雾,才识师徒是圣僧。:感叹国王和臣子们终于明白了唐僧的真实身份。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唐僧和他的徒弟们与国王的对话及行动,展示了他们在完成使命过程中的智慧和勇气。诗歌中充满了奇幻色彩,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英雄形象。同时,通过对国王的态度变化以及他对唐僧师徒的认可过程进行描绘,反映出社会对于英雄的崇拜与期待。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是一段冒险的记录,也是一次关于忠诚、智慧与勇气的颂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