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国王即忙排驾,遂同三藏携手出朝,并文武多官,随至金光寺上塔。将舍利子安在第十三层塔顶宝瓶中间,把龙婆锁在塔心柱上,念动真言,唤出本国土地、城隍与本寺伽蓝,每三日送饮食一餐,与这龙婆度口,少有差讹,即行处斩,众神暗中领诺。行者却将芝草把十三层塔层层扫过,安在瓶内,温养舍利子。这才是整旧如新,霞光万道,瑞气千条,依然八方共睹,四国同瞻。下了塔门,国王就谢道:“不是老佛与三位菩萨到此,怎生得明此事也!”行者道:“陛下,金光二字不好,不是久住之物。金乃流动之物,光乃闪灼之气。贫僧为你劳碌这场,将此寺改作伏龙寺,教你永远常存。”那国王即命换了字号,悬上新匾,乃是“敕建护国伏龙寺”。一壁厢安排御宴,一壁厢召丹青写下四众生形,五凤楼注了名号。国王摆銮驾,送唐僧师徒,赐金玉酬答,师徒们坚辞,一毫不受。这真个是:邪怪剪除万境静,宝塔回光大地明。毕竟不知此去前路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这首诗是《西游记》第六十三回“二僧荡怪闹龙宫 群圣除邪获宝贝”的节选。下面是诗句及其翻译:
那国王即忙排驾,遂同三藏携手出朝,并文武多官,随至金光寺上塔。
译文:国王立即忙碌地整理仪仗,与唐僧一起走出王宫。同时,许多官员也跟随来到金光寺,准备在塔顶安置舍利子。将舍利子安在第十三层塔顶宝瓶中间,把龙婆锁在塔心柱上。
注释:在这里,”舍利子”指的是释迦牟尼佛的遗骨或遗物,存放在塔内以供供奉。而”龙婆”是指守护该塔的神灵形象,被用锁链束缚住,以确保其不会离开塔身。念动真言,唤出本国土地、城隍与本寺伽蓝,每三日送饮食一餐,与这龙婆度口,少有差讹,即行处斩,众神暗中领诺。
译文:通过念诵咒语,唤出当地的土地、城隍和寺院的僧侣,他们每三天会送来食物给龙婆食用,如果出现任何差错,就会立刻处死。所有的神灵都会暗中同意这种安排。行者却将芝草把十三层塔层层扫过,安在瓶内,温养舍利子。
译文:孙悟空则把灵芝草撒遍了十三层塔的每一个角落,然后把这些草药收集起来,放在一个宝瓶里进行温养。这才是整旧如新,霞光万道,瑞气千条,依然八方共睹,四国同瞻。
译文:这才使得这座古塔焕然一新,光芒万丈,瑞气环绕,仍然能让人们从八方看到,四国的人们都能共同瞻仰。下了塔门,国王就谢道:“不是老佛与三位菩萨到此,怎生得明此事也!”
译文:当师徒们离开塔门时,国王感谢他们说:“如果不是佛祖和三位菩萨来到这里,我怎么能知道这些事情呢?”行者道:“陛下,金光二字不好,不是久住之物。金乃流动之物,光乃闪灼之气。贫僧为你劳碌这场,将此寺改作伏龙寺,教你永远常存。”
译文:孙悟空回答说:“陛下,‘金光’这两个字并不好,它不是长久居住的地方。金属流动的物体,光芒闪烁的气体。为了帮助你解决麻烦,我把这座寺庙改为‘伏龙寺’,让你永远存在。”那国王即命换了字号,悬上新匾,乃是“敕建护国伏龙寺”。
译文:国王立即下令更改寺庙的名字,并将其悬挂在新的匾额上,上面写着“敕建护国伏龙寺”。一壁厢安排御宴,一壁厢召丹青写下四众生形,五凤楼注了名号。
译文:一边安排皇家宴会,一边命令画家绘制四众生形,并在五凤楼上为它们命名。国王摆銮驾,送唐僧师徒,赐金玉酬答,师徒们坚辞,一毫不受。
译文:国王乘坐銮驾(皇帝专用的车辆),送唐僧和他的徒弟们出发,并赏赐给他们黄金和宝玉作为酬谢。尽管得到了如此丰厚的礼物,但唐僧和他的弟子们坚决拒绝接受这些财物。这真个是:邪怪剪除万境静,宝塔回光大地明。
译文:这确实是:邪恶已被清除,万般境域恢复了宁静;宝塔的光芒再次闪耀,照亮了大地。毕竟不知此去前路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译文:毕竟不知道这次旅行之后前方的路会通向何方,让我们期待下一集的故事继续展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