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行者,纵身打个唿哨跳到空中,执铁棒厉声高叫道:“慢来,慢来!有吾在此!”那怪见了,挺住身躯,将一根长枪乱舞。行者执了棍势问道:“你是那方妖怪?何处精灵?”那怪更不答应,只是舞枪。行者又问,又不答,只是舞枪。行者暗笑道:“好是耳聋口哑!不要走!看棍!”那怪更不怕,乱舞枪遮拦。在那半空中,一来一往,一上一下,斗到三更时分,未见胜败。八戒、沙僧在李家天井里看得明白,原来那怪只是舞枪遮架,更无半分儿攻杀,行者一条棒不离那怪的头上。八戒笑道:“沙僧,你在这里护持,让老猪去帮打帮打,莫教那猴子独干这功,领头一钟酒。”
好呆子,就跳起云头,赶上就筑,那怪物又使一条枪抵住。两条枪,就如飞蛇掣电。八戒夸奖道:“这妖精好枪法!不是山后枪,乃是缠丝枪;也不是马家枪,却叫做个软柄枪!”行者道:“呆子莫胡谈!那里有个什么软柄枪!”八戒道:“你看他使出枪尖来架住我们,不见枪柄,不知收在何处。”行者道:“或者是个软柄枪。但这怪物还不会说话,想是还未归人道,阴气还重,只怕天明时阳气胜,他必要走。但走时,一定赶上,不可放他。”八戒道:“正是,正是!”又斗多时,不觉东方发白,那怪不敢恋战,回头就走。行者与八戒一齐赶来,忽闻得污秽之气旭人,乃是七绝山稀柿疼也。八戒道:“是那家淘毛厕哩!哏!臭气难闻!”行者侮着鼻子只叫:“快快赶妖精,快快赶妖精!”那怪物撺过山去,现了本象,乃是一条红鳞大蟒。你看他——
诗句:
好行者,纵身打个唿哨跳到空中,执铁棒厉声高叫道:“慢来,慢来!有吾在此!”那怪见了,挺住身躯,将一根长枪乱舞。行者执了棍势问道:“你是那方妖怪?何处精灵?”那怪更不答应,只是舞枪。行者又问,又不答,只是舞枪。行者暗笑道:“好是耳聋口哑!不要走!看棍!”那怪更不怕,乱舞枪遮拦。在那半空中,一来一往,一上一下,斗到三更时分,未见胜败。八戒、沙僧在李家天井里看得明白,原来那怪只是舞枪遮架,更无半分儿攻杀,行者一条棒不离那怪的头上。八戒笑道:“沙僧,你在这里护持,让老猪去帮打帮打,莫教那猴子独干这功,领头一钟酒。”
译文:
好孙悟空,一跃而起跳到了天空中,举起金箍棒高声喊道:“别动!有我在!”那妖怪看见后,立刻稳住身形,挥舞着一根长枪来回舞动。孙悟空紧握棍子追问道:“你是哪个山里的妖怪?你的本领在哪里?”那妖怪没有回答,只是继续舞动长枪。孙悟空见状,暗暗地笑道:“真是个聋子和哑巴,不用怕!看我的棍子!”那妖怪仍然毫不畏惧,不断地舞动长枪进行防御。在空中来回飞舞,直到深夜三更时,双方都没有分出胜负。这时,猪八戒和沙和尚在李家的院子里看到了这一切,原来那妖怪只是在用长枪进行防守,并没有发起攻击。孙悟空的金箍棒始终紧紧地贴在那妖怪的头上。猪八戒笑着说:“沙僧,你在这里守护,让我去帮忙打打吧,不要让悟空一个人辛苦。”
注释:
- “好行者”:表示称赞孙悟空的动作或行为。
- “纵身打了个唿哨跳到空中”:形容孙悟空动作迅速且突然。
- “执铁棒厉声高叫道”:描绘孙悟空大声叫阵的场景。
- “慢来,慢来!有吾在此”:表示孙悟空自信自己的能力足以让对方退缩。
- “把一根长枪乱舞”:形容妖怪挥舞长枪的动作。
- “行者执了棍势问道”:孙悟空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
- “你是那方妖怪?何处精灵?”:孙悟空对妖怪进行审问,想要了解对方的身份。
- “那怪更不答应”:妖怪对孙悟空的审问没有反应。
- “只是舞枪”:妖怪只是单纯地舞动长枪。
- “行者暗笑道”:孙悟空对妖怪的行为感到好笑。
- “好是耳聋口哑”:比喻妖怪因为某种原因无法正常交流。
- “快快赶妖精,快快赶妖精!”:唐僧催促孙悟空加快追捕妖怪的步伐。
- “那怪物撺过山去”:妖怪从山上逃窜。
- “现了本象”:妖怪恢复了本来的形态。
赏析:
这是孙悟空在《西游记》第六十七回中的经典场景,展现了孙悟空机智、勇敢和强大的战斗力。他面对妖怪的挑衅,不仅没有被吓倒,反而以智取胜,最终制服了妖怪。这个情节反映了孙悟空的智慧和勇气,同时也展现了他与妖怪之间的较量过程。整个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和悬念,令人期待下一场战斗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