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表孙大圣同近侍宦官,到于皇宫内院,直至寝宫门外立定。将三条金线与宦官拿入里面,吩咐:“教内宫妃后,或近侍太监,先系在圣躬左手腕下,按寸、关、尺三部上,却将线头从窗儿穿出与我。”真个那宦官依此言,请国王坐在龙床,按寸、关、尺,以金线一头系了,一头理出窗外。
行者接了线头,以自己右手大指先托着食指,看了寸脉;次将中指按大指,看了关脉;又将大指托定无名指,看了尺脉;调停自家呼吸,分定四气、五郁、七表、八里、九候、浮中沉,沉中浮,辨明了虚实之端;又教解下左手,依前系在右手腕下部位。行者即以左手指,一一从头诊视毕,却将身抖了一抖,把金线收上身来。厉声高呼道:“陛下左手寸脉强而紧,关脉涩而缓,尺脉芤且沉;右手寸脉浮而滑,关脉迟而结,尺脉数而牢。夫左寸强而紧者,中虚心痛也;关涩而缓者,汗出肌麻也;尺芤而沉者,小便赤而大便带血也。右手寸脉浮而滑者,内结经闭也;关迟而结者,宿食留饮也;尺数而牢者,烦满虚寒相持也。诊此贵恙:是一个惊恐忧思,号为‘双鸟失群’之证。”那国王在内闻言,满心欢喜。打起精神,高声应道:“指下明白!指下明白!果是此疾!请出外面用药来也。”
诗句:
西游记 · 第六十九回 · 心主夜间修药物 君王筵上论妖邪
译文:
孙悟空与近侍宦官一同进入皇宫内院,直至寝宫门外站立。他要求宦官将金线系在国王的左手腕下,按照寸、关、尺三部的位置进行操作。然后从窗子中将线头穿出交给孙悟空。宦官遵照孙悟空的指示,请国王坐下,按照寸、关、尺的方法,用金线把线头固定在王的身上,并从窗外拉出来。孙悟空接过线头后,用自己的右手大拇指压着食指,通过看寸脉;然后用中指按压大拇指,看关脉;再将大拇指托住无名指,查看尺脉。同时,他调整了自己的呼吸,分定四气、五郁、七表、八里、九候、浮中沉,分辨了虚实的症候。接着,他将左手也重新系在右手腕下,从头开始仔细检查了一遍,最后抖掉身上的金线,高声宣布:“陛下,您的左手寸脉强而紧,关脉涩而缓,尺脉芤且沉;右手寸脉浮而滑,关脉迟而结,尺脉数而牢。左寸强而紧者,中虚心痛也;关涩而缓者,汗出肌麻也;尺芤而沉者,小便赤而大便带血也。右手寸脉浮而滑者,是内结经闭也;关迟而结者,宿食留饮也;尺数而牢者,烦满虚寒相持也。诊断此病为‘双鸟失群’之证。”国王听到这番话后,内心欢喜,精神振奋地回应道:“指下明白!指下明白!果然是这种病症!请拿出外面的药来治疗吧。”
赏析:
这首诗出自《西游记》第六十九回,是描述唐僧师徒四人经过西天取经的路上,遇到一位国王的故事。孙悟空作为唐僧的徒弟,他以智慧和勇气帮助国王解除了病痛。诗中详细描述了孙悟空如何通过诊脉的方法,准确判断出国王的疾病所在部位,以及病因和病情。这不仅展示了孙悟空的高超医术,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医学的神奇之处。此外,诗中的叙述语言简洁明了,易于理解,使得读者能够快速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整首诗既表现了孙悟空的聪明才智,又表达了他对国王的关心和帮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