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门理法至微玄,大要心中有转旋。望闻问切四般事,缺一之时不备全。
第一望他神气色,润枯肥瘦起和眠;第二闻声清与浊,听他真语及狂言;
三问病原经几日,如何饮食怎生便;四才切脉明经络,浮沉表里是何般。
我不望闻并问切,今生莫想得安然。”
那两班文武丛中有太医院官,一闻此言,对众称扬道:“这和尚也说得有理。就是神仙看病,也须望闻问切,谨合着神圣功巧也。”众官依此言,着近侍传奏道:“长老要用望闻问切之理,方可认病用药。”那国王睡在龙床上,声声唤道:“叫他去罢!寡人见不得生人面了!”近侍的出宫来道:“那和尚,我王旨意,教你去罢,见不得生人面哩。”行者道:“若见不得生人面啊,我会悬丝诊脉。”众官暗喜道:“悬丝诊脉,我等耳闻,不曾眼见。再奏去来。”那近侍的又入宫奏道:“主公,那孙长老不见主公之面,他会悬丝诊脉。”国王心中暗想道:“寡人病了三年,未曾试此,宣他进来。”近侍的即忙传出道:“主公已许他悬丝诊脉,快宣孙长老进宫诊视。”
诗句:
医门理法至微玄,大要心中有转旋。
望闻问切四般事,缺一之时不备全。
第一望他神气色,润枯肥瘦起和眠;
第二闻声清与浊,听他真语及狂言;
三问病原经几日,如何饮食怎生便;
四才切脉明经络,浮沉表里是何般。
我不望闻并问切,今生莫想得安然。”
译文:
医道之术深奥玄妙,关键之处在于心中自有一套道理。观察病人的神态、面色,了解他的身体状况;倾听病人的声音,辨别其声音清浊、真伪;询问病情发展的时间长短,以及病人的饮食情况;通过切脉可以了解病人的经络状况,分辨出浮脉、沉脉等不同表现。
如果和尚我不去望闻问切,那么他今生恐怕无法安心了。
赏析:
此诗描绘了医生对病人进行诊断时所应遵循的步骤,即通过望、闻、问、切来全面了解病人的状况。其中提到的“悬丝诊脉”是一种古老的中医诊断方法,通过一根细丝线在病人脉搏上滑动以感知脉搏的变化。这种方法虽然现代已较少使用,但在古代却是中医诊断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这段描写,诗人不仅展示了古代医学的精妙和复杂,也表达了对古代医生高超医术的敬佩。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死离别的感慨,以及对疾病带来的痛苦和困扰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