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妖精被行者一铁棒把根枪打做两截,慌得顾性命,拨转风头,径往西方败走。行者且不赶他,按下云头,来至避妖楼地穴之外叫道:“师父,请同陛下出来,怪物已赶去矣。”那唐僧才扶着君王,同出穴外,见满天清朗,更无妖邪之气。那皇帝即至酒席前,自己拿壶把盏,满斟金杯奉与行者道:“神僧,权谢,权谢!”这行者接杯在手,还未回言,只听得朝门外有官来报:“西门上火起了!”行者闻说,将金杯连酒望空一撇,当的一声响亮,那个金杯落地。君王着了忙,躬身施礼道:“神僧,恕罪,恕罪!是寡人不是了!礼当请上殿拜谢,只因有这方便酒在此,故就奉耳。神僧却把杯子撇了,却不是有见怪之意?”行者笑道:“不是这话,不是这话。”

少顷间,又有官来报:“好雨呀!才西门上起火,被一场大雨,把火灭了。满街上流水,尽都是酒气。”行者又笑道:“陛下,你见我撇杯,疑有见怪之意,非也。那妖败走西方,我不曾赶他,他就放起火来。这一杯酒,却是我灭了妖火,救了西城里外人家,岂有他意!”国王更十分欢喜加敬。即请三藏四众,同上宝殿,就有推位让国之意。行者笑道:“陛下,才那妖精,他称是赛太岁部下先锋,来此取宫女的。他如今战败而回,定然报与那厮,那厮定要来与我相争。我恐他一时兴师帅众,未免又惊伤百姓,恐唬陛下。欲去迎他一迎,就在那半空中擒了他,取回圣后。但不知向那方去,这里到他那山洞有多少远近?”国王道:“寡人曾差夜不收军马到那里探听声息,往来要行五十余日。坐落南方,约有三千余里。”行者闻言叫:“八戒、沙僧,护持在此,老孙去来。”国王扯住道:“神僧且从容一日,待安排些干粮烘炒,与你些盘缠银两,选一匹快马,方才可去。”行者笑道:“陛下说得是巴山转岭步行之话。我老孙不瞒你说,似这三千里路,斟酒在钟不冷,就打个往回。”国王道:“神僧,你不要怪我说。你这尊貌,却象个猿猴一般,怎生有这等法力会走路也?”行者道:

诗句

那妖精被行者一铁棒把根枪打做两截,慌得顾性命,拨转风头,径往西方败走。    

译文

那个妖精被孙悟空用一根铁棒打断了两根枪杆,它急忙保全性命,转身向西逃跑。

注释

  • 那妖精:指的是前面提到的妖怪或妖魔。
  • 被行者一铁棒把根枪打做两截:孙悟空用他的金箍棒(一根铁棒)将妖怪的兵器(两根枪杆)打断。
  • 慌得顾性命:妖怪因为受到威胁,急忙逃命。
  • 拨转风头,径往西方败走:妖怪改变方向,直接向西逃跑,表示其恐慌和逃避的行为。

赏析

此句描述了悟空使用金箍棒制服妖怪并迅速将其击败的场景,突出了孙悟空的英勇与神通。同时反映了妖怪的惊恐和绝望,以及其试图逃脱的意图。


诗句

行者且不赶他,按下云头,来至避妖楼地穴之外叫道:“师父,请同陛下出来,怪物已赶去矣。”那唐僧才扶着君王,同出穴外,见满天清朗,更无妖邪之气。    

译文

孙悟空并没有追赶妖怪,而是放下金箍棒后,来到避妖楼地穴外面叫道:“师父,请和皇帝一起出来,妖怪已经被赶走了。”唐僧这才搀扶着皇帝,一起出了地穴,看到外面天空晴朗,没有妖气。

注释

  • 行者且不赶他:孙悟空没有继续追赶妖怪。
  • 按下云头:指孙悟空收起金箍棒,准备降落地面。
  • 避妖楼地穴之外:指避妖楼的地下洞穴入口之外。
  • 师父:称呼唐僧。
  • 请同陛下出来:孙悟空邀请唐僧和皇帝一起出来。
  • 怪物已赶去矣:妖怪已经逃跑了。

赏析

此句描述了孙悟空安抚唐僧和皇帝的情景,展现了他的忠诚和责任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妖怪的追捕成功,确保了他们的安全。


诗句

少顷间,又有官来报:“好雨呀!才西门上起火,被一场大雨,把火灭了。满街上流水,尽都是酒气。”    

译文

不久之后,有官员前来报告说:“好雨啊!刚才西门上起火,现在被一场大雨扑灭了。整个街道上都流淌着水,充满了酒气。”

注释

  • 少顷间:过了一会儿。
  • 好雨呀!才西门上起火:表示天降甘霖救了火势。
  • 好雨呀:形容雨水大而及时。
  • 被一场大雨,把火灭了:说明雨势很大,雨水扑灭了火灾。
  • 满街:到处都是。
  • 流水:指街道上的水流。
  • 尽都是酒气:表明街上的酒味很浓。

赏析

这句话描绘了一场及时雨如何扑灭了西门上的大火,同时街上弥漫着酒香,增添了一种祥和的气氛。通过这样的自然景象,诗人传达了对自然力量的赞美以及生活中突如其来的幸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