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挽双抓髻,身穿百衲衣。手敲鱼鼓简,口唱道情词。

转山坡,迎着小妖,打个起手道:“长官,那里去?送的是什么公文?”那妖物就象认得他的一般,住了锣槌,笑嘻嘻的还礼道:“我大王差我到朱紫国下战书的。”行者接口问道:“朱紫国那话儿,可曾与大王配合哩?”小妖道:“自前年摄得来,当时就有一个神仙,送一件五彩仙衣与金圣宫妆新。他自穿了那衣,就浑身上下都生了针刺,我大王摸也不敢摸他一摸。但挽着些儿,手心就痛,不知是甚缘故,自始至今,尚未沾身。早间差先锋去要宫女伏侍,被一个什么孙行者战败了。大王奋怒,所以教我去下战书,明日与他交战也。”行者道:“怎的大王却着恼呵?”小妖道:“正在那里着恼哩。你去与他唱个道情词儿解解闷也好。”

诗句:

头挽双抓髻,身穿百衲衣。手敲鱼鼓简,口唱道情词。

译文:

  • 行者(孙悟空)头上梳着两个小辫子,穿着一件由许多不同布料缝成的衣服。他手里敲着鱼鼓简(一种打击乐器),口中吟唱着道教的歌词。

注释:

  • 头挽双抓髻:指行者头上扎着两个小辫子,通常在古代汉族妇女中较为常见。
  • 身穿百衲衣:意思是行者的衣服是由多种不同的布料缝制而成,体现了其不拘一格、自由自在的性格。
  • 手敲鱼鼓简:鱼鼓简是一种传统的打击乐器,用于表达音乐。
  • 口唱道情词:“道情词”是道教的歌词,表明行者在此场合下以诗歌的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或传达某种信息。

赏析:

这段诗通过描绘行者的形象和行为,展示了其独特的个性和气质。从“头挽双抓髻”可以看出行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融合,同时反映出他的不拘小节。而“身穿百衲衣”,更是突出了行者的自由精神和创新精神,他不拘泥于传统,善于借鉴和融合各种元素。

“手敲鱼鼓简”和“口唱道情词”则进一步展现了行者的艺术才华和智慧。他的音乐和诗歌才能让他在众多妖魔鬼怪中显得尤为出色。这种艺术才华不仅为他赢得了尊重,也为整个故事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深度。

这首诗通过对行者外貌和行为的描写,以及对其艺术才华的展示,成功塑造了一个既有传统文化魅力又充满现代感的英雄形象,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既熟悉又新颖的阅读体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