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石桥上站下,念动真言,霎时间把丝篷收了,赤条条的,跑入洞里,侮着那话,从唐僧面前笑嘻嘻的跑过去。走入石房,取几件旧衣穿了,径至后门口立定叫:“孩儿们何在?”原来那妖精一个有一个儿子,却不是他养的,都是他结拜的干儿子。有名唤做蜜、蚂、蠦、班、蜢、蜡、蜻。蜜是蜜蜂,蚂是蚂蜂,蠦是蠦蜂,班是班毛,蜢是牛蜢,蜡是抹蜡,蜻是蜻蜓。原来那妖精幔天结网,掳住这七般虫蛭,却要吃他。古云禽有禽言,兽有兽语,当时这些虫哀告饶命,愿拜为母,遂此春采百花供怪物,夏寻诸卉孝妖精。忽闻一声呼唤,都到面前问:“母亲有何使令?”众怪道:“儿啊,早间我们错惹了唐朝来的和尚,才然被他徒弟拦在池里,出了多少丑,几乎丧了性命!汝等努力,快出门前去退他一退。如得胜后,可到你舅舅家来会我。”那些怪既得逃生,往他师兄处,孽嘴生灾不题。你看这些虫蛭,一个个摩拳擦掌,出来迎敌。

诗句

到了石桥上站下,念动真言,霎时间把丝篷收了,赤条条的,跑入洞里,侮着那话,从唐僧面前笑嘻嘻的跑过去。

  • “到了石桥上站下”:指主人公到达一座石桥,准备过河。
  • “念动真言”:使用咒语或祈祷来获得力量。
  • “霎时间把丝篷收了”:形容迅速将丝绸般的帆篷收起。
  • “赤条条的”:描述主人公完全赤裸的状态,可能是为了某种仪式或表演。
  • “跑入洞里”:进入一个山洞,可能用于某种仪式或活动。
  • “侮着那话”:抚摸某个物体,具体是什么东西未明确指出。
  • “从唐僧面前笑嘻嘻的跑过去”:在唐僧面前以轻松愉快的姿态跑过。

译文

到了石桥上站下,念动真言,瞬间收回帆篷,赤裸裸地跑进洞里,在唐僧面前嬉皮笑脸地跑过。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主人公的行为和场景,展现了一种神秘而充满仪式感的氛围。通过对主人公动作的描述,如“把丝篷收了”、“赤裸裸地跑进洞里”,作者塑造了一个勇敢、自信的角色形象。同时,通过与唐僧的对话,增添了故事的层次感,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整首诗语言简练、情节紧凑,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表现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