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一顶红艳艳戗金冠,穿一领黑淄淄乌皂服,踏一双绿阵阵云头履,系一条黄拂拂吕公绦。面如瓜铁,目若朗星。准头高大类回回,唇口翻张如达达。道心一片隐轰雷,伏虎降龙真羽士。
三藏见了,厉声高叫道:“老神仙,贫僧问讯了。”那道士猛抬头,一见心惊,丢了手中之药,按簪儿,整衣服,降阶迎接道:“老师父失迎了,请里面坐。”长老欢喜上殿,推开门,见有三清圣象,供桌有炉有香,即拈香注炉,礼拜三匝,方与道士行礼。遂至客位中,同徒弟们坐下。急唤仙童看茶,当有两个小童,即入里边,寻茶盘,洗茶盏,擦茶匙,办茶果。忙忙的乱走,早惊动那几个冤家。
原来那盘丝洞七个女怪与这道士同堂学艺,自从穿了旧衣,唤出儿子,径来此处。正在后面裁剪衣服,忽见那童子看茶,便问道:“童儿,有甚客来了,这般忙冗?”仙童道:“适间有四个和尚进来,师父教来看茶。”女怪道:“可有个白胖和尚?”道:“有。”又问:“可有个长嘴大耳朵的?”道:“有。”女怪道:“你快去递了茶,对你师父丢个眼色,着他进来,我有要紧的话说。”果然那仙童将五杯茶拿出去。道士敛衣,双手拿一杯递与三藏,然后与八戒、沙僧、行者。茶罢收钟,小童丢个眼色,那道士就欠身道:“列位请坐。”教:“童儿,放了茶盘陪侍,等我去去就来。”此时长老与徒弟们,并一个小童出殿上观玩不题。
这首诗是《西游记》第七十三回中的一段描述,描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在前往西天取经的路上遇到一位道士的经过。
诗句:
- 戴一顶红艳艳戗金冠,穿一领黑淄淄乌皂服,踏一双绿阵阵云头履,系一条黄拂拂吕公绦。面如瓜铁,目若朗星。准头高大类回回,唇口翻张如达达。道心一片隐轰雷,伏虎降龙真羽士。
- 三藏见了,厉声高叫道:“老神仙,贫僧问讯了。”那道士猛抬头,一见心惊,丢了手中之药,按簪儿,整衣服,降阶迎接道:“老师父失迎了,请里面坐。”长老欢喜上殿,推开门,见有三清圣象,供桌有炉有香,即拈香注炉,礼拜三匝,方与道士行礼。遂至客位中,同徒弟们坐下。急唤仙童看茶,当有两个小童,即入里边,寻茶盘,洗茶盏,擦茶匙,办茶果。忙忙的乱走,早惊动那几个冤家。
译文:
戴着一顶鲜艳的金色冠冕,穿着黑色的皂衣,脚踏绿色云头鞋,腰间系着黄色的腰带。他的面貌像瓜果一样坚硬,眼神明亮如星。鼻子高大像回族人,嘴唇张开像鸭子。心中藏着雷霆般的力量,能伏虎降龙,真是一位真正的道士。
三藏(唐僧)看到后,大声叫道:“老神仙,晚辈问候。”道士立刻抬起头来,一看到三藏,吓了一跳,丢掉手中的药物,整理衣服,走下台阶迎接三藏道:“师父,您太客气了,请进屋里坐。”长老高兴地走上大殿,推开门。见到三清圣像和供桌上的香炉,就拈香注炉,行三鞠躬礼,然后与道士行礼。来到客座中,和徒弟们一起坐下。立刻叫来仙童泡茶,两个小童进入厨房,找来茶盘、洗茶壶、擦茶具,准备茶点。他们忙得团团转,早惊动了那几个妖怪。
赏析:
这段文字通过描绘三藏、道士以及七位女怪之间的互动,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其中,道士的形象被赋予了深厚的象征意义,他不仅是一位道家的高手,更是一位有着深厚修为和神秘力量的人物。他的出现预示着故事将展开新的篇章。同时,通过对七位女怪的描述,也揭示了她们与道士的关系及其背后的恩怨纠葛。这些细节的描写使得整个故事情节更加丰富和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