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有三更尽时,只闻得老魔发放道:“手下的,我等用计劳形,拿了唐僧四众,又因相送辛苦,四昼夜未曾得睡。今已捆在笼里,料应难脱,汝等用心看守,着十个小妖轮流烧火,让我们退宫,略略安寝。到五更天色将明,必然烂了,可安排下蒜泥盐醋,请我们起来,空心受用。”众妖各各遵命,三个魔头却各转寝宫而去。行者在云端里,明明听着这等吩咐,却低下云头,不听见笼里人声。他想着:“火气上腾,必然也热,他们怎么不怕,又无言语?哼頠!莫敢是蒸死了?等我近前再听。”

好大圣,踏着云,摇身一变,变作一个黑苍蝇儿,钉在铁笼格外听时,只闻得八戒在里面道:“晦气,晦气!不知是闷气蒸,又不知是出气蒸哩。”沙僧道:“二哥,怎么叫做闷气、出气?”八戒道:“闷气蒸是盖了笼头,出气蒸不盖。”三藏在浮上一层应声道:“徒弟,不曾盖。”八戒道:“造化!今夜还不得死!这是出气蒸了!”行者听得他三人都说话,未曾伤命,便就飞了去,把个铁笼盖,轻轻儿盖上。三藏慌了道:“徒弟!盖上了!”八戒道:“罢了!这个是闷气蒸,今夜必是死了!”沙僧与长老嘤嘤的啼哭。八戒道:“且不要哭,这一会烧火的换了班了。”沙僧道:“你怎么知道?”八戒道:“早先抬上来时,正合我意:我有些儿寒湿气的病,要他腾腾。这会子反冷气上来了。咦!烧火的长官,添上些柴便怎的?要了你的哩!”

这首诗是《西游记》第七十七回“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中的一段描述,讲述的是孙悟空在云端听到老魔的吩咐后,化作苍蝇进入铁笼中探听唐僧四人的情况。

诗句与译文:

  1. “将有三更尽时,只闻得老魔发放道” - 三更天接近结束时,只听得到老魔发出的命令。
  2. “手下的,我等用计劳形,拿了唐僧四众” - 你们这些下属,我们通过计谋和劳累,抓住了唐僧和他的三个徒弟。
  3. “又因相送辛苦,四昼夜未曾得睡” - 又因为送他们上路而辛苦了,已经连续四天四夜没有休息过。
  4. “今已捆在笼里,料应难脱” - 现在已经被绑在笼子里,估计很难逃脱。
  5. “汝等用心看守,着十个小妖轮流烧火” - 你们要好好看管,让十个小妖怪轮流烧火。
  6. “让我们退宫,略略安寝。到五更天色将明,必然烂了,可安排下蒜泥盐醋,请我们起来,空心受用。” - 让我们退去宫殿,稍作休息。到天亮时,它们一定腐烂了,我们可以准备些蒜泥、盐醋,请我们起来吃,好好享用一番。
  7. “行者在云端里,明明听着这等吩咐,却低下云头,不听见笼里人声” - 孙悟空在云端里听着这些话,却故意低下头,不去注意笼中的动静。
  8. “好大圣,踏着云,摇身一变,变作一个黑苍蝇儿,钉在铁笼格外听时” - 孙悟空踏着云梯,摇身一变,变成了一只黑色的苍蝇,紧紧地停在铁笼外面偷听。
  9. “只闻得八戒在里面道:’晦气,晦气!不知是闷气蒸,又不知是出气蒸哩’” - 只听到八戒在里面说:“倒霉透了,太倒霉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闷热而导致的蒸气呢?还是因为通风导致的呢?”
  10. “沙僧道:’二哥,怎么叫做闷气蒸,今夜还不得死!这是出气蒸了!’” - 沙僧问道:“二师兄,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这就是因为闷热导致的蒸气吗?今晚恐怕就要死了!这就是因为通风导致的!”
  11. “三藏在浮上一层应声道:’徒弟,不曾盖。’八戒道:’罢了!这个是闷气蒸,今夜必是死了!’” - 三藏在上层回答了一声,说:“师傅,我没有盖上被子。”八戒说道:“完了!这一定是因为闷热导致的蒸气,今晚肯定会死的!”
  12. “沙僧与长老嘤嘤的啼哭” - 沙僧和长老都哭了起来。

注释与赏析:

这段描写展现了孙悟空机智勇敢、善于观察和应对各种局面的性格特点。他巧妙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变化能力,成功潜入敌人内部探查情况,并最终成功救出了被囚禁的师傅和徒弟们。同时,这也是对师徒之间默契配合、共同面对困难的一种展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