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见了,不敢进去。叫:“道人,你这前边十分狼狈,后边这等齐整,何也?”道人笑道:“老爷,这山中多有妖邪强寇,天色清明,沿山打劫,天阴就来寺里藏身,被他把佛像推倒垫坐,木植搬来烧火。本寺僧人软弱,不敢与他讲论,因此把这前边破房都舍与那些强人安歇,从新另化了些施主,盖得一所寺院。清混各一,这是西方的事情。”三藏道:“原来是如此。”正行间,又见山门上有五个大字,乃“镇海禅林寺”。才举步,叉入门里,忽见一个和尚走来。你看他怎生模样——
头戴左笄绒锦帽,一对铜圈坠耳根。身着颇罗毛线服,一双白眼亮如银。手中摇着播郎鼓,口念番经听不真。三藏原来不认得,这是西方路上喇嘛僧。
那喇嘛和尚,走出门来,看见三藏眉清目秀,额阔顶平,耳垂肩,手过膝,好似罗汉临凡,十分俊雅。他走上前扯住,满面笑唏唏的与他捻手捻脚,摸他鼻子,揪他耳杂,以示亲近之意。携至方丈中,行礼毕,却问:“老师父何来。”三藏道:“弟子乃东土大唐驾下钦差往西方天竺国大雷音寺拜佛取经者。适行至宝方天晚,特奔上刹借宿一宵,明日早行。望垂方便一二。”那和尚笑道:“不当人子,不当人子!我们不是好意要出家的,皆因父母生身,命犯华盖,家里养不住,才舍断了出家。既做了佛门弟子,切莫说脱空之话。”三藏道:“我是老实话。”和尚道:“那东土到西天,有多少路程!路上有山,山中有洞,洞内有精。象你这个单身,又生得娇嫩,那里象个取经的!”三藏道:“院主也见得是。贫僧一人,岂能到此。我有三个徒弟,逢山开路,遇水叠桥,保我弟子,所以到得上刹。”那和尚道:“三位高徒何在?”三藏道:“现在山门外伺候。”那和尚慌了道:“师父你不知我这里有虎狼、妖贼、鬼怪伤人。白日里不敢远出,未经天晚,就关了门户。这早晚把人放在外边!”叫:“徒弟,快去请将进来。”
这首诗出自《西游记》第八十一回,描绘了唐僧一行人在前往西方取经路上的一段经历。以下是对诗句的逐条解释:
- “姹女育阳求配偶 心猿护主识妖邪”
- 姹女:神话中的美女,这里指代妖怪。
- 育阳求配偶:妖怪通过魔法生育后代。
- 心猿:孙悟空的别称,这里指代主角唐僧。
- 识妖邪:孙悟空能识别妖魔,保护师父安全。
- “三藏见了,不敢进去。叫:“道人,你这前边十分狼狈,后边这等齐整,何也?”
- 道人:和尚或道士的自称。
- 你前边十分狼狈:描述寺庙前面的景象破败不堪。
- 你后边这等齐整:描述寺庙后面的情况整洁有序。
- 何也:为什么?
- “道人笑道:‘老爷,这山中多有妖邪强寇,天色清明,沿山打劫,天阴就来寺里藏身,被他把佛像推倒垫坐,木植搬来烧火。本寺僧人软弱,不敢与他讲论,因此把这前边破房都舍与那些强人安歇,从新另化了些施主,盖得一所寺院。清混各一,这是西方的事情。”
- 道人笑道:表示和尚对事情的看法和态度。
- 老爷:对和尚的一种称呼,表示尊敬。
- 这山中多有妖邪强寇:形容山上有很多妖怪和强盗。
- 天色清明,沿山打劫,天阴就来寺里藏身:描述了天气变化和盗贼的活动。
- 被他把佛像推倒垫坐,木植搬来烧火:描绘了强盗们破坏寺庙的行为。
- 本寺僧人软弱,不敢与他讲论:表明寺庙的僧人无力抵抗强盗。
- 因此把这前边破房都舍与那些强人安歇,从新另化了些施主: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将破败的房屋卖给强盗,并重新修建新的寺庙。
- 清混各一:指寺庙的建筑风格不同。
- 这是西方的事情:暗示强盗们来自西方,可能是指西域。
- “三藏道:“原来是如此。”正行间,又见山门上有五个大字,乃‘镇海禅林寺’。”
- 三藏道:“原来是如此。”表示对和尚所说内容的认可。
- 正行间,又见山门上有五个大字:描述在行走过程中看到寺庙的大门上写着“镇海禅林寺”。
- “才举步,叉入门里,忽见一个和尚走来。”
- 才举步,叉入门里:形容走路时突然进入寺庙。
- 忽见一个和尚走来:描述看见一个和尚出现在面前。
- “你看他怎生模样——头戴左笄绒锦帽,一对铜圈坠耳根。身着颇罗毛线服,一双白眼亮如银。手中摇着播郎鼓,口念番经听不真。”
- 戴左笄绒锦帽:形容帽子的样子和颜色。
- 一对铜圈坠耳根:描述耳朵上的装饰物。
- 身着颇罗毛线服:形容衣服的质地和颜色。
- 一双白眼亮如银:形容眼睛的颜色。
- 手中摇着播郎鼓:形容手里拿着什么东西。
- 口念番经听不真:形容说话的方式或者发音不清楚。
- “三藏原来不认得,这是西方路上喇嘛僧。”
- 三藏原来不认得:意思是三藏不认识这个喇嘛和尚。
- 这是西方路上喇嘛僧:表示这是一个来自西方佛教的和尚。
- “那喇嘛和尚,走出门来,看见三藏眉清目秀,额阔顶平,耳垂肩,手过膝,好似罗汉临凡,十分俊雅。”
- 那喇嘛和尚:指前面的喇嘛和尚。
- 走出门来:形容从寺庙里走出来。
- 看见三藏眉清目秀,额阔顶平,耳垂肩,手过膝,好似罗汉临凡,十分俊雅:形容喇嘛和尚对唐僧外貌的观察和评价。
- “他走上前扯住,满面笑唏唏的与他捻手捻脚,摸他鼻子,揪他耳杂,以示亲近之意。”
- 走上前扯住:形容喇嘛和尚接近唐僧的动作。
- 满面笑唏唏的与他捻手捻脚:形容喇嘛和尚的表情和动作。
- 摸他鼻子:形容喇嘛和尚的动作。
- 揪他耳杂:形容喇嘛和尚的动作。
- 以示亲近之意:表示喇嘛和尚想要接近唐僧。
- “携至方丈中,行礼毕,却问:“老师父何来。”三藏道:“弟子乃东土大唐驾下钦差往西方天竺国大雷音寺拜佛取经者。适行至宝方天晚,特奔上刹借宿一宵,明日早行。望垂方便一二。”那和尚笑道:“不当人子,不当人子!我们不是好意要出家的,皆因父母生身,命犯华盖,家里养不住,才舍断了出家。既做了佛门弟子,切莫说脱空之话。”三藏道:“我是老实话。”和尚道:“那东土到西天,有多少路程!路上有山,山中有洞,洞内有精。象你这个单身,又生得娇嫩,那里象个取经的!”三藏道:“院主也见得是。贫僧一人,岂能到此。我有三个徒弟,逢山开路,遇水叠桥,保我弟子,所以到得上刹。”那和尚道:“三位高徒何在?”三藏道:“现在山门外伺候。”那和尚慌了道:“师父你不知我这里有虎狼、妖贼、鬼怪伤人。白日里不敢远出,未经天晚,就关了门户。这早晚把人放在外边!”叫:“徒弟,快去请将进来。”
译文
姹女生育阳神求姻缘,心猿守护师尊识妖魔。
三藏见到前方景象破败而后方整齐,询问为何如此安排。
和尚笑道:山中多有妖邪强寇,天色明亮时盗贼会来寺里藏身;强盗会把佛像推倒垫坐,木柴搬来烧火。本寺僧人懦弱无能,不能与之理论,因此把前边的破房都给了强盗,重新修建了寺院。这里有不同的建筑风格。
三藏在行走过程中看到山门上有五个大字“镇海禅林寺”,便走进寺庙。
一位喇嘛和尚出来迎接,三藏并不认识他,这位喇嘛和尚认为唐僧相貌俊雅。
喇嘛和尚上前拉着唐僧的手和脚,摸他的鼻子和耳朵,表示亲近。
喇嘛和尚带唐僧进了方丈房间并行礼之后问道:“老师父从何而来?”
唐僧回答说:“弟子是从大唐国出发,前往西方的大雷音寺求取佛法的僧人。因为天已晚了,所以在此借宿一晚,明天清晨继续前行。希望大师能够提供方便。”
喇嘛和尚笑着回答:“不应如此称呼人。我们是自愿出家的修行者,都是因为父母的原因生出了我们这样的肉身,但家中养不起我们,所以才舍弃了出家的机会。既然已经成为了佛门弟子,千万不要说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话。”
唐僧回应:“我只是实话实说。”
喇嘛和尚说:“从东土大唐到西天取经需要经过多少路程啊!路上有许多山,山中又有洞穴,洞穴里还有妖精。像您这样单身又娇嫩的人,哪里像是一个要去取经的人呢?”
唐僧回答道:“院主也有所了解。我自己一个人怎能到达那里呢?我有三个徒弟,他们会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保护我的安全。所以我才能到达那个圣地。”
那位喇嘛和尚说:“你们三个徒弟在哪里?”三藏说:“他们现在在山门外等候。”喇嘛和尚非常慌张地说:“师父,你不知道这里的虎狼、妖怪、强盗会伤人吗?白天我们不敢外出,晚上天黑了就关门休息了。现在你把人留在外面!”他让三个徒弟赶快进屋。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