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长寻刀削,衣单破衲缝。早晨起来洗着脸,叉手躬身,皈依大道;夜来收拾烧着香,虔心叩齿,念的弥陀。举头看见佛,莲九品,秇三乘,慈航共法云,愿见祗园释世尊;低头看见心,受五戒,度大千,生生万法中,愿悟顽空与色空。诸檀越来啊,老的、小的、长的、矮的、胖的、瘦的,一个个敲木鱼,击金磬,挨挨拶拶,两卷《法华经》,一策《梁王忏》;诸檀越不来啊,新的、旧的、生的、熟的、村的、俏的,一个个合着掌,瞑着目,悄悄冥冥,人定蒲团上,牢关月下门。一任他茑啼鸟语闲争斗,不上我方便慈悲大法乘。因此上,也不会伏虎,也不会降龙;也不识的怪,也不识的精。你老爷若还惹起那妖魔啊,我百十个和尚只彀他斋一饱。一则堕落我众生轮回,二则灭抹了这禅林古迹,三则如来会上,全没半点儿光辉。这却是好些儿不便处。”
这首诗是《西游记》第八十一回中的一段描述,描述了镇海寺的僧人在黑松林中寻找师傅的故事。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发长寻刀削,衣单破衲缝。早晨起来洗着脸,叉手躬身,皈依大道;夜来收拾烧着香,虔心叩齿,念的弥陀。举头看见佛,莲九品,秇三乘,慈航共法云,愿见祗园释世尊;低头看见心,受五戒,度大千,生生万法中,愿悟顽空与色空。诸檀越来啊,老的、小的、长的、矮的、胖的、瘦的,一个个敲木鱼,击金磬,挨挨拶拶,两卷《法华经》,一策《梁王忏》;诸檀越不来啊,新的、旧的、生的、熟的、村的、俏的,一个个合着掌,瞑着目,悄悄冥冥,人定蒲团上,牢关月下门。一任他茑啼鸟语闲争斗,不上我方便慈悲大法乘。因此上,也不会伏虎,也不会降龙;也不识的怪,也不识的精。你老爷若还惹起那妖魔啊,我百十个和尚只彀他斋一饱。一则堕落我众生轮回,二则灭抹了这禅林古迹,三则如来会上,全没半点儿光辉。这却是好些儿不便处。
翻译:
头发长了就找刀削短,衣服单薄只能把旧布缝补。早晨起来洗脸时,双手合十虔诚地拜向大道;晚上烧香念佛时,虔诚地叩齿,一心念诵阿弥陀佛。抬头望去看到佛像,莲花宝座上有九品,佛教三乘教义,慈航普度众生,希望能够见到祗园佛祖释迦牟尼;低下头看到自己的内心,已经接受五戒,能够教化广大无边的世界,希望领悟到空无的境界。众位施主啊,无论年老的、年轻的、高个子的、矮个子的、胖的、瘦的,都在木鱼和法鼓声中修行,虔诚地念诵《法华经》和《梁王忏文》。如果施主们不来的话,那些年轻的、老的、生疏的、熟悉的、村的、俏的,都在蒲团上合掌念佛,闭上眼睛默默地修行。任由那茑萝鸟鸣和鸟儿的争斗,不去理会这些杂事。因此,他们不会被老虎、恶龙所吓倒,也不了解那些妖怪和精怪。如果你老爷惹起了那妖魔的话,我百十个和尚只够供他吃一顿斋饭。这只会让我们自己堕入轮回的苦难之中,也会让这禅宗古寺的光辉黯然失色。这是非常不方便的地方。
注释:
- 发长寻刀削:形容头发很长,需要用刀子修剪。
- 衣单破衲缝:形容衣着简陋,只有破布可以缝补。
- 早晨起来洗脸:早上起床后洗脸。
- 叉手躬身:双手交叉于胸前行礼的动作。
- 皈依大道:皈依于佛法的道路。
- 举头看见佛:抬头看到佛像。
- 九品莲台:指佛陀的法座上的莲花座,象征佛教的教义和智慧。
- 五戒:佛教徒遵守的基本戒律。
- 三乘:佛教中的三种教派,即小乘、大乘和小乘以外的其他教派。
- 慈航法云:指佛法像慈悲的大海一样广阔无边。
- 祗园释世尊:《妙法莲华经》又称《祗园经》,是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佛陀释迦牟尼曾在此经中宣讲佛法。
- 低头看见心:低头反省自己的内心。
- 受五戒:接受了佛教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体现了佛教徒的道德规范。
- 大千世界:佛教用语,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因果关系所决定的,没有绝对的善与恶。
- 涅槃:佛教用语,指达到解脱的境界,不再轮回转世。
- 禅林古迹:禅宗寺院的遗迹,代表着佛教文化的历史传承。
- 如来会上:佛教中指佛祖的集会说法,象征着佛法的力量和威严。
- 方便慈悲大法乘:指佛教中的方便法门,强调慈悲为怀,普渡众生。
- 伏虎降龙:佛教用语,指神通广大的能力,可以降伏恶势力和妖魔鬼怪。
- 妖怪精怪:指那些具有邪恶力量和形态的怪物和妖精。
- 如来会上,全没半点儿光辉:指佛祖的集会说法时,所有的光明都会被照亮,没有一点黑暗。
赏析:
这段诗描述了一位和尚在黑松林中修行的情景,展现了他对佛教教义的虔诚信仰和修行的决心。通过对比不同的施主群体,表达了不同年龄、身份的人对佛教修行的态度和理解程度的差异。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教教义的理解,以及对修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的态度。整体上,这段诗语言简洁明了,充满了禅宗文化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