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取了钵盂,往寺后面香积厨取水。忽见那和尚一个个眼儿通红,悲啼哽咽,只是不敢放声大哭。行者道:“你们这些和尚,忒小家子样!我们住几日,临行谢你,柴火钱照日算还,怎么这等脓包!”众僧慌跪下道:“不敢,不敢!”行者道:“怎么不敢?想是我那长嘴和尚,食肠大,吃伤了你的本儿也?”众僧道:“老爷,我这荒山,大大小小,也有百十众和尚,每一人养老爷一日,也养得起百十日。怎么敢欺心,计较什么食用!”行者道:“既不计较,你却为什么啼哭?”众僧道;“老爷,不知是那山里来的妖邪在这寺里。我们晚夜间着两个小和尚去撞钟打鼓,只听得钟鼓响罢,再不见人回。至次日找寻,只见僧帽、僧鞋,丢在后边园里,骸骨尚存,将人吃了。你们住了三日,我寺里不见了六个和尚。故此,我兄弟们不由的不怕,不由的不伤。因见你老师父贵恙,不敢传说,忍不住泪珠偷垂也。”行者闻言,又惊又喜道:“不消说了,必定是妖魔在此伤人也。等我与你剿除他。”众僧道;“老爷,妖精不精者不灵。一定会腾云驾雾,一定会出幽入冥。古人道得好,莫信直中直,须妨仁不仁。老爷,你莫怪我们说:你若拿得他住哩,便与我荒山除这条祸根,正是三生有幸了;若还拿他不住啊,却有好些儿不便处。”行者道:“怎叫做好些不便处?”那众僧道:“直不相瞒老爷说,我这荒山,虽有百十众和尚,却都只是自小儿出家的——

诗句

  
即时取了钵盂,往寺后面香积厨取水。    
忽见那和尚一个个眼儿通红,悲啼哽咽,    
只是不敢放声大哭。    
行者道:“你们这些和尚,忒小家子样!我们住几日,临行谢你,柴火钱照日算还,怎么这等脓包!”    
众僧慌跪下道:“不敢,不敢!”    
行者道:“怎么不敢?想是我那长嘴和尚,食肠大,吃伤了你的本儿也?”    
众僧道:“老爷,我这荒山,大大小小,也有百十众和尚,每一人养老爷一日,也养得起百十日。怎么敢欺心,计较什么食用!”    
行者道:“既不计较,你却为什么啼哭?”    
众僧道;“老爷,不知是那山里来的妖邪在这寺里。我们晚夜间着两个小和尚去撞钟打鼓,只听得钟鼓响罢,再不见人回。至次日找寻,只见僧帽、僧鞋,丢在后边园里,骸骨尚存,将人吃了。你们住了三日,我寺里不见了六个和尚。故此,我兄弟们不由的不怕,不由的不伤。因见你老师父贵恙,不敢传说,忍不住泪珠偷垂也。”    
行者闻言,又惊又喜道:“不消说了,必定是妖魔在此伤人也。等我与你剿除他。”    
众僧道;“老爷,妖精不精者不灵。一定会腾云驾雾,一定会出幽入冥。古人道得好,莫信直中直,须妨仁不仁。    
老爷,你莫怪我们说:你若拿得他住哩,便与我荒山除这条祸根,正是三生有幸了;若还拿他不住啊,却有好些儿不便处。”    
行者道:“怎叫做好些不便处?”    
那众僧道:“直不相瞒老爷说,我这荒山,虽有百十众和尚,却都只是自小儿出家的——

译文

  1. 行者立刻拿了钵盂,走向寺庙后面的香积厨取水。
  2. 突然看到那些和尚们一个个眼睛红润,悲伤地哭泣,但都不敢大声哭泣。
  3. 行者问道:“你们这些和尚,太胆小了!我们在这里住了几天,临走前感谢你们,柴火钱照日常算还,怎么这么软弱呢?”
  4. 众僧急忙跪下道:“不敢,不敢!”
  5. 行者道:“怎么不敢?我想是我的那只长嘴和尚,因为食量大,吃了你们的一些东西。”
  6. 众僧回答道:“大师,我们这里虽然有很多和尚,但是每个都有一个人负责照顾您一天,供养您的费用也足够养活您十天。怎么能这样贪婪呢?”
  7. 行者说道:“既然没有计较,为什么大家都在哭泣呢?”
  8. 众僧回答道:“大师,我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妖怪,在寺庙里害人。每天晚上有两个小和尚敲钟鼓,听到鼓和钟的声音就消失了,第二天找遍了寺庙也没有找到任何人回来。第三天我们找的时候发现僧帽和僧鞋都在后园里,但是人已经没有了。我们担心您老师父有危险,不敢说出来,所以忍不住哭了起来。”
  9. 行者闻言,非常惊讶并感到高兴:“不用说了,一定是妖怪在伤害人。我来帮你消灭他。”
  10. 众僧回答道:“大师,妖怪如果不厉害,就不会显灵。他们一定会飞天遁地,也会出入阴间地狱。古话说得好,不要相信直来直去的人,要提防那些表面仁义而内心不善的人。如果你抓住他的话,我们就可以帮助你除去这个祸害,真是三生有幸;如果你抓不住他的话,那么我们就会有麻烦了。”
  11. 行者问道:“什么是麻烦的地方?”
  12. 众僧回答道:“直接告诉您吧,我们这个地方虽然有几十个和尚,但是都是从小就出家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