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孙大圣精神抖擞,棍儿没半点差池。妖精自料敌他不住,猛可的眉头一蹙,计上心来,抽身便走。行者喝道:“泼货!那走!快快来降!”那妖精只是不理,直往后退。等行者赶到紧急之时,即将左脚上花鞋脱下来,吹口仙气,念个咒语,叫一声:“变!”就变做本身模样,使两口剑舞将来,真身一幌,化阵清风而去。这却不是三藏的灾星?他便径撞到方丈里,把唐三藏摄将去云头上,杳杳冥冥,霎霎眼就到了陷空山,进了无底洞,叫小的们安排素筵席成亲不题。
却说行者斗得心焦性燥,闪一个空,一棍把那妖精打落下来,乃是一只花鞋。行者晓得中了他计,连忙转身来看师父。那有个师父?只见那呆子和沙僧口里呜哩呜哪说什么。行者怒气填胸,也不管好歹,捞起棍来一片打,连声叫道:“打死你们,打死你们!”那呆子慌得走也没路,沙僧却是个灵山大将,见得事多,就软款温柔,近前跪下道:“兄长,我知道了,想你要打杀我两个,也不去救师父,径自回家去哩。”行者道:“我打杀你两个,我自去救他!”沙僧笑道:“兄长说那里话!无我两个,真是单丝不线,孤掌难鸣。兄啊,这行囊马匹,谁与看顾?宁学管鲍分金,休仿孙庞斗智。自古道,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望兄长且饶打,待天明和你同心戮力,寻师去也。”行者虽是神通广大,却也明理识时,见沙僧苦苦哀告,便就回心道:“八戒,沙僧,你都起来。明日找寻师父,却要用力。”那呆子听见饶了,恨不得天也许下半边,道:“哥啊,这个都在老猪身上。”兄弟们思思想想,那曾得睡,恨不得点头唤出扶桑日,一口吹散满天星。
诗句
那孙大圣精神抖擞,棍儿没半点差池。妖精自料敌他不住,猛可的眉头一蹙,计上心来,抽身便走。行者喝道:“泼货!那走!快快来降!”那妖精只是不理,直往后退。等行者赶到紧急之时,即将左脚上花鞋脱下来,吹口仙气,念个咒语,叫一声:“变!”就变做本身模样,使两口剑舞将来,真身一幌,化阵清风而去。这却不是三藏的灾星?他便径撞到方丈里,把唐三藏摄将去云头上,杳杳冥冥,霎霎眼就到了陷空山,进了无底洞,叫小的们安排素筵席成亲不题。
译文
那位孙大圣精力充沛,棍棒没有一点差错。那妖精自知不敌,突然皱起了眉头想出了一个计谋,立刻转身逃跑。孙悟空怒喝:“恶贼休走!快过来投降!”但那妖精就是不理,继续往后退。当孙悟空赶到紧急时刻,立即脱下脚上的花鞋,吹了口气,念了个咒,变成自己的模样,挥动手中的双剑开始舞动起来,随后化作一股清风飞走了。这不是唐僧的灾难吗?于是他径直跑到方丈里,把唐僧抓起放在云朵上,很快就来到了陷空山,进入了无底洞中,命令手下人准备丰盛的酒菜庆祝婚事。
注释
- 那:那个
- 精神抖擞:精神振奋,精力充沛
- 棍儿没半点差池:棍子没有任何偏差
- 那妖精自料敌他不住:那妖精自知不是对手
- 眉一蹙:皱眉
- 急急跑走:急忙逃跑
- 好汉:勇士
- 叫道:大声呼喊
- 变作本身模样:变成了自己的本来面目
- 使两口剑舞将来:挥舞着双剑舞动过来
- 真身一幌:忽然转变身形
- 云头:云端之上
- 霎霎眼:眨眼之间
- 无底洞:深深的山洞
- 安排:准备、布置
- 管鲍分金:比喻兄弟情深
- 打虎还得亲兄弟:形容只有亲人才能战胜强敌
- 寻师:寻找师父
- 须教父子兵:必须由父子共同作战
- 且饶打:暂且饶了你吧
- 思思想想:反复思考
- 扶桑日:古代对太阳的称呼,这里比喻希望之星
- 一口吹散满天星:一口气能吹灭满天星星
赏析
这段描述展现了孙悟空智勇双全的性格,面对妖精的挑衅和诡计,他没有被激怒,反而沉着冷静地应对。孙悟空的智慧和勇气使他在这场斗争中占据了优势,而他的兄弟们则在后方支持他,共同克服困难。整段文字充满了生动的场面描写和紧张的气氛,同时也展示了师徒四人深厚的感情和团结一心的精神。这种描写方式不仅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还深刻表达了人物间的情感纽带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