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呆子,一纵狂风先起,随后是沙僧驾云,那白马原是龙子出身,驮了行李,也踏了风雾。大圣即起筋斗,一直南来。不多时,早见一座大山,阻住云脚。三人采住马,都按定云头,见那山——

顶摩碧汉,峰接青霄。周围杂树万万千,来往飞禽喳喳噪。虎豹成阵走,獐鹿打丛行。向阳处,琪花瑶草馨香;背阴方,腊雪顽冰不化。崎岖峻岭,削壁悬崖。直立高峰,湾环深涧。松郁郁,石磷磷,行人见了悚其心。打柴樵子全无影,采药仙童不见踪。眼前虎豹能兴雾,遍地狐狸乱弄风。

八戒道:“哥啊,这山如此险峻,必有妖邪。”行者道:“不消说了,山高原有怪,岭峻岂无精!”叫:“沙僧,我和你且在此,着八戒先下山凹里打听打听,看那条路好走,端的可有洞府,再看是那里开门,俱细细打探,我们好一齐去寻师父救他。”八戒道:“老猪晦气!先拿我顶缸!”行者道:“你夜来说都在你身上,如何打仰?”八戒道:“不要嚷,等我去。”呆子放下钯,抖抖衣裳,空着手,跳下高山,找寻路径。这一去,毕竟不知好歹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诗句:

山顶摩碧汉,峰接青霄。    
周围杂树万万千,来往飞禽喳喳噪。    
虎豹成阵走,獐鹿打丛行。    
向阳处,琪花瑶草馨香;背阴方,腊雪顽冰不化。    
崎岖峻岭,削壁悬崖。    
直立高峰,湾环深涧。    
松郁郁,石磷磷,行人见了悚其心。    
打柴樵子全无影,采药仙童不见踪。    
眼前虎豹能兴雾,遍地狐狸乱弄风。    

译文:

这座山的顶峰高耸入云,山峰直插蓝天。四周树木茂密,鸟兽叫声此起彼伏。山上布满了虎豹,森林里小鹿獐子出没。阳光照射的地方,奇花异草散发出迷人的香气;阴暗的地方,寒冰依然不融化。山势险峻陡峭,悬崖峭壁随处可见。山峰挺拔,环绕着深深的山谷。山中郁郁葱葱的树木,岩石棱角分明,让人望而生畏。山上打柴和采药的人都没有踪影。这里虎豹可以制造雾气,到处都有狐狸捣乱。    
八戒道:“师兄啊,这山这么险峻,一定有妖怪。”行者道:“不必说了,这座山原本就有妖邪,即使山势再高险,也不会缺少精怪!”叫沙僧:“我和八戒暂且留在这里,你去山下查探一下情况,看看哪条路好走,到底有没有洞府,还要看哪个方位的门会打开。我们都要好好地探查清楚,然后一起去寻找师父。”八戒:“哎呀,老猪倒霉!先让我背这个黑锅!”行者道:“你说过的事都算在你头上,怎么推到我身上?”八戒:“不要吵了,我去。”呆子放下大锤,抖了抖衣服,空着手跳下了高山,去探路。这一次去不知道结果如何,等下回分解吧。```    
注释:    
  • 这首诗描写了一座大山的险峻和神秘,山中有各种动物和奇花异草。
  • “顶摩碧汉”:形容山顶高耸入云,与天空相接。
  • “峰接青霄”:山峰直插蓝天,形容山峰之高。
  • “周围杂树万万千”:描述了山林中树木繁多,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
  • “向阳处”:阳光照耀的地方,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 “背阴方”:阴暗的地方,冷冽而没有生机。
  • “虎豹成阵走”:描述了山上有凶猛的野生动物。
  • “打柴樵子”:指打柴的人,他们没有出现在诗中。
  • “采药仙童”:指采药的人,他们也不见了踪影。
  • “眼前虎豹”:形容山上的动物可以制造雾气,使景色更加迷离。
  • “遍地狐狸乱弄风”:形容山上的狐狸捣乱得厉害。
  • “八戒”:是猪悟能的绰号。在古代小说《西游记》中,他是唐僧的大徒弟,因为贪吃懒惰,常常被悟空和唐僧责骂。
  • “行者”:即孙悟空,是唐僧的大徒弟,机智勇敢,神通广大。
  • “沙僧”:即沙悟净,是唐僧的大徒弟,忠诚稳重,经常帮助悟空和师傅解决问题。
  • “打柴樵子”、”采药仙童”:都是对打柴人和采药人的戏称。
  • “虎豹”、”狐狸”:都是山上的野生动物。
  • “琪花瑶草”:形容山上奇花异草的美丽景象。
  • “岭峻”:形容山路陡峭难行。
  • “削壁悬崖”:形容山峰陡峭,如同削平的墙壁一般。
  • “直立高峰”:形容山峰直冲云霄。
  • “湾环深涧”:形容山谷曲折蜿蜒,深不可测。
  • “松郁郁”、”石磷磷”:都是形容词,形容山上树木繁茂,石头光滑如镜。
  • “行人见了悚其心”:形容路上行人看到山上的景象会感到害怕和畏惧。
  • “打柴樵子”、”采药仙童”:都是对打柴人和采药人的戏称。
  • “虎豹能兴雾,遍地狐狸乱弄风”:形容山上的猛兽和狐狸捣乱得厉害,使景色更加迷离。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