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妖按下风头,把唐僧拿到洞里,叫:“先锋!”那定计的小妖上前跪倒,口中道:“不敢,不敢!”老妖道:“何出此言?大将军一言即出,如白染皂。当时说拿不得唐僧便罢,拿了唐僧,封你为前部先锋。今日你果妙计成功,岂可失信于你?你可把唐僧拿来,着小的们挑水刷锅,搬柴烧火,把他蒸一蒸。我和你都吃他一块肉,以图延寿长生也。”先锋道:“大王,且不可吃。”老怪道:“既拿来,怎么不可吃?”先锋道:“大王吃了他不打紧,猪八戒也做得人情,沙和尚也做得人情,但恐孙行者那主子刮毒。他若晓得是我们吃了,他也不来和我们厮打,他只把那金箍棒往山腰里一搠,搠个窟窿,连山都掬倒了,我们安身之处也无之矣!”老怪道:“先锋,凭你有何高见?”先锋道:“依着我,把唐僧送在后园,绑在树上,两三日不要与他饭吃,一则图他里面干净;二则等他三人不来门前寻找,打听得他们回去了,我们却把他拿出来,自自在在的受用,却不是好?”老怪笑道:“正是,正是!先锋说得有理!”

诗句:

心猿妒木母,魔主计吞禅。    

译文:

孙悟空心中嫉妒唐僧的肉,妖怪打算将唐僧吃掉。

注释:

  • 心猿:指孙悟空的心性。
  • 妒木母:比喻孙悟空嫉妒唐僧肉。
  • 魔主:指妖怪。
  • 计吞禅:指妖怪想要吃掉唐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孙悟空对唐僧肉的贪婪和妖怪想吃唐僧的计谋。诗中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孙悟空的嫉妒之心与妖怪的贪婪行径进行了对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效果。同时,诗中的“计吞禅”一词也巧妙地运用了佛教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孙悟空和妖怪行为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紧张而有趣的故事情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