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行者一驾筋斗云,径到西天门外,早见护国天王引天丁、力士上前迎接道:“大圣,取经之事完乎?”行者道:“也差不远矣。今行至天竺国界,有一外郡,名凤仙郡。彼处三年不雨,民甚艰苦,老孙欲祈雨拯救。呼得龙王到彼,他言无旨,不敢私自为之,特来朝见玉帝请旨。”天王道:“那壁厢敢是不该下雨哩。我向时闻得说:那郡侯撒泼,冒犯天地,上帝见罪,立有米山、面山、黄金大锁,直等此三事倒断,才该下雨。”行者不知此意是何,要见玉帝。天王不敢拦阻,让他进去。径至通明殿外,又见四大天师迎道:“大圣到此何干?”行者道:“因保唐僧,路至天竺国界,凤仙郡无雨,郡侯召师祈雨。老孙呼得龙王,意命降雨,他说未奉玉帝旨意,不敢擅行,特来求旨,以苏民困。”四大天师道:“那方不该下雨。”行者笑道:“该与不该,烦为引奏引奏,看老孙的人情何如。”葛仙翁道:“俗语云:苍蝇包网儿,好大面皮!”许旌阳道:“不要乱谈,且只带他进去。”邱洪济、张道陵与葛、许四真人引至灵霄殿下,启奏道:“万岁,有孙悟空路至天竺国凤仙郡,欲与求雨,特来请旨。”玉帝道:“那厮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朕出行监观万天,浮游三界,驾至他方,见那上官正不仁,将斋天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秽言,造有冒犯之罪,朕即立以三事,在于披香殿内。汝等引孙悟空去看。若三事倒断,即降旨与他;如不倒断,且休管闲事。”四天师即引行者至披香殿里看时,见有一座米山,约有十丈高下;一座面山,约有二十丈高下。米山边有一只拳大之鸡,在那里紧一嘴,慢一嘴,嗛那米吃。面山边有一只金毛哈巴狗儿,在那里长一舌,短一舌,餂那面吃。左边悬一座铁架子,架上挂一把金锁,约有一尺三四寸长短,锁梃有指头粗细,下面有一盏明灯,灯焰儿燎着那锁梃。行者不知其意,回头问天师曰:“此何意也?”天师道:“那厮触犯了上天,玉帝立此三事,直等鸡嗛了米尽,狗餂得面尽,灯焰燎断锁梃,那方才该下雨哩。”行者闻言,大惊失色,再不敢启奏。走出殿,满面含羞。四大天师笑道:“大圣不必烦恼,这事只宜作善可解。若有一念善慈,惊动上天,那米、面山即时就倒,锁梃即时就断。你去劝他归善,福自来矣。”行者依言,不上灵霄辞玉帝,径来下界复凡夫。须臾,到西天门,又见护国天王。天王道:“请旨如何?”行者将米山、面山、金锁之事说了一遍,道:“果依你言,不肯传旨。适间天师送我,教劝那厮归善,即福原也。”遂相别,降云下界。
这首诗是《西游记》第八十七回的内容,名为“凤仙郡冒天止雨 孙大圣劝善施霖”。下面是对每一部分的逐句解读:
诗句翻译与注释
- 话说行者一驾筋斗云,径到西天门外。
- 行者:孙悟空
- 筋斗云:一种快速飞行的法术
- 西天门:佛教传说中的西方极乐世界之门
- 早见护国天王引天丁、力士上前迎接道:“大圣,取经之事完乎?”
- 护国天王:即南海观世音菩萨手下的四大天王之一,负责守护佛法
- 天丁、力士:佛教中守护神祇的侍从
- 大圣:孙悟空的尊称
- 行者道:“也差不远矣。今行至天竺国界,有一外郡,名凤仙郡。彼处三年不雨,民甚艰苦,老孙欲祈雨拯救。”
- 天竺:古印度国的简称,这里特指印度地区
- 凤仙郡:位于天竺国的一个郡,因为连续三年未下过雨而得名
- 民甚艰苦:人民生活非常艰难
- 老孙:自称,表明孙悟空的身份
- 呼得龙王到彼,他言无旨,不敢私自为之,特来朝见玉帝请旨。”
- 呼得龙王:请求龙王降雨
- 无旨:没有皇帝的命令或指示
- 朝见玉帝:前往天庭拜见皇帝
- 请旨:向皇帝请示如何应对某事
- 天王道:“那壁厢敢是不该下雨哩。我向时闻得说:那郡侯撒泼,冒犯天地,上帝见罪,立有米山、面山、黄金大锁,直等此三事倒断,才该下雨。”
- 撒泼:胡闹
- 冒犯天地:对天地神灵表示不敬
- 上帝见罪:受到天帝的责备或惩罚
- 米山、面山、黄金大锁:比喻象征性的障碍或条件
- 行者不知此意是何,要见玉帝。天王不敢拦阻,让他进去。
- 不知此意:不了解这些说法的含义
- 拦阻:阻止某人做某事
- 径至通明殿外,又见四大天师迎道:“大圣到此何干?”
- 通明殿:道教中的高级神殿,代表神仙居住的地方
- 四大天师:道教中四位主要的神职人员
- 何干:有什么事
- 行者道:“因保唐僧,路至天竺国界,凤仙郡无雨,郡侯召师祈雨。老孙呼得龙王,意命降雨,他说未奉玉帝旨意,不敢擅行,特来求旨,以苏民困。”
- 保唐僧:护送唐僧去往西天取经
- 天竺国界:佛教传说中佛陀的诞生地
- 无雨:不下雨
- 召师祈雨:召唤道士或其他人祈雨
- 四大天师道:“那方不该下雨。”
- 不该下雨:不应该下雨
- 行者笑道:“该与不该,烦为引奏引奏,看老孙的人情何如。”
- 笑:微笑
- 引奏:引导陈述理由
- 人情:人情面子
- 看老孙的人情何如:观察孙悟空的人情如何处理
- 葛仙翁道:“俗语云:苍蝇包网儿,好大面皮!”许旌阳道:“不要乱谈,且只带他进去。”
- 葛仙翁:古代神话中掌管医药的仙人
- 蝇子包网儿:比喻微不足道或不值一提的事物
- 许旌阳:道教中的一位仙人,常被描述为严肃而威严的形象
- 带他进去:带领孙悟空进入某个场合或地点
- 邱洪济、张道陵与葛、许四真人引至灵霄殿下,启奏道:“万岁,有孙悟空路至天竺国凤仙郡,欲与求雨,特来请旨。”
- 灵霄殿:道教中最高的神坛,代表最高统治者和神灵居住的地方
- 万岁:皇帝的尊称
- 邱洪济、张道陵:两位道士的名字,可能是文中提及的角色
- 葛、许四真人:可能是文中提到的其他三位仙人的名字
- 启奏:向皇帝汇报情况或请求指示
- 求雨:祈求雨水
- 玉帝道:“那厮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朕出行监观万天,浮游三界,驾至他方,见那上官正不仁,将斋天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秽言,造有冒犯之罪,朕即立以三事,在于披香殿内。汝等引孙悟空去看。若三事倒断,即降旨与他;如不倒断,且休管闲事。”
- 上官不仁:指那些不仁厚的人
- 斋天素供:宗教祭祀时供奉的供品
- 披香殿:道教中的高级神殿,代表神仙居所
- 立以三事,在于披香殿内:设立三个条件作为考验孙悟空的理由
- 汝等引孙悟空去看:让孙悟空自己去查看这三个条件
- 若三事倒断,即降旨与他:如果这三个条件被推翻或取消,那么就会降旨给孙悟空指示如何处理
- 休管闲事:不要干涉此事,让孙悟空自己解决问题
- 四天师即引行者至披香殿里看时,见有一座米山,约有十丈高下;一座面山,约有二十丈高下。
- 米山、面山:分别象征丰收和富裕
- 约十丈高下:大约十丈高
- 约二十丈高下:大约二十丈高
- 披香殿:道教中的高级神殿,代表神仙居住的地方
- 四天师:四位天界中的仙人
- 引行者至披香殿里看时:带领孙悟空进入披香殿进行考察
- 见有一座米山,约有十丈高下;一座面山,约有二十丈高下。米山边有一只拳大之鸡,在那里紧一嘴,慢一嘴,嗛那米吃。面山边有一只金毛哈巴狗儿,在那里长一舌,短一舌,餂那面吃。
- 拳大之鸡:形容小而精悍的鸡
- 紧一嘴,慢一嘴:形容动作敏捷而有力
- 嗛(qiè):用嘴巴啄食物
- 长一舌,短一舌:形容说话或行动迅速而灵活
- 餂(huī)那面:用嘴巴叼食物或东西吃
- 金毛哈巴狗儿:一种体型较大、毛发金色的狗品种
- 餂那面吃:用嘴唇叼住食物或东西吃
- 左边悬一座铁架子,架上挂一把金锁,约有一尺三四寸长短,锁梃有指头粗细,下面有一盏明灯,灯焰儿燎着那锁梃。
- 铁架子:用来悬挂物品的架子
- 金锁:象征性的标志或任务
- 一尺三四寸长短:大约一尺三四寸长
- 锁梃有指头粗细:锁梃很粗,像手指一样粗
- 盏明灯:照亮或提供光源的灯具
- 灯焰儿燎着那锁梃:灯光照在锁梃上使其变热或燃烧起来
- 行者闻言,大惊失色,再不敢启奏。走出殿,满面含羞。四大天师笑道:“大圣不必烦恼,这事只宜作善可解。若有一念善慈,惊动上天,那米、面山即时就倒,锁梃即时就断。你去劝他归善,福自来矣。”
- 大惊失色:非常害怕的样子
- 含羞:害羞
- 作善可解:做好事可以得到理解或原谅
- 一念善慈:一瞬间的好意或慈悲心
- 惊动上天:使天上的神明有所感应或知晓
- 米、面山即时就倒:比喻事情很快得到解决或解决
- 锁梃即时就断:比喻事情很快得到解决或解决
- 去劝他归善:劝说对方归顺善良之道或改变不良行为
- 福自来矣:好运自然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