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为证,诗曰——

锦绣场中唱彩莲,太平境内簇人烟。灯明月皎元宵夜,雨顺风调大有年。

此时正是金吾不禁,乱烘烘的无数人烟,有那跳舞的,髦跷的,装鬼的,骑象的,东一攒,西一簇,看之不尽。却才到金灯桥上,唐僧与众僧近前看处,原来是三盏金灯。那灯有缸来大,上照着玲珑剔透的两层楼阁,都是细金丝儿编成。内托着琉璃薄片,其光幌月,其油喷香。唐僧回问众僧道:“此灯是甚油?怎么这等异香扑鼻?”众僧道:“老师不知,我这府后有一县,名唤旻天县,县有二百四十里。每年审造差徭,共有二百四十家灯油大户。府县的各项差徭犹可,惟有此大户甚是吃累,每家当一年,要使二百多两银子。此油不是寻常之油,乃是酥合香油。这油每一两值价银二两,每一斤值三十二两银子。三盏灯,每缸有五百斤,三缸共一千五百斤,共该银四万八千两。还有杂项缴缠使用,将有五万余两,只点得三夜。”行者道:“这许多油,三夜何以就点得尽?”众僧道:“这缸内每缸有四十九个大灯马,都是灯草扎的把,裹了丝绵,有鸡子粗细,只点过今夜,见佛爷现了身,明夜油也没了,灯就昏了。”八戒在旁笑道:“想是佛爷连油都收去了。”众僧道:“正是此说,满城里人家,自古及今,皆是这等传说。但油干了,人俱说是佛祖收了灯,自然五谷丰登;若有一年不干,却就年成荒旱,风雨不调。所以人家都要这供献。”

诗句释义:
锦绣场中唱彩莲,太平境内簇人烟。灯明月皎元宵夜,雨顺风调大有年。

译文:
在华丽的广场上,人们欢唱着五彩斑斓的彩莲,在和平安宁的国土上,人群熙熙攘攘。在明亮的元宵夜晚,月光皎洁,风调雨顺,预示着一个丰收的年份。

注释:

  1. 锦绣场中唱彩莲 - 形容人们在华丽、热闹的场所中欢唱,象征着节日的喜庆和繁荣。
  2. 太平境内簇人烟 - 描述了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人们和睦相处,人口众多。
  3. 灯明月皎元宵夜 - 元宵节之夜,灯火辉煌,月光明亮,营造出一种美好而祥和的氛围。
  4. 雨顺风调大有年 - 预示未来一年将会风调雨顺,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元宵节的描绘,展现了节日的喜庆和繁荣景象。通过“灯明月皎”和“雨顺风调”的描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的赞美。同时,诗中的“太平境内簇人烟”和“五谷丰登”等词语,也传递出人们对国家安定和农业丰收的美好祝愿。整体而言,这首诗富有生活气息,语言生动形象,既反映了节日的热闹场面,又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的期盼和祝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